文档详情

第7章第6节高压电动机的保护.ppt

发布:2016-09-12约2.83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 配 电 系 统 第七章 供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第六节 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2004年10月 制作 本节主要内容 一、常见故障类型、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保护方式 常见故障类型及保护方式★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保护方式 二、电动机的保护 相间短路保护★ ★ 单相接地保护 低电压保护★ ★ 同步电动机的失步保护 故障类型及保护方式 定子相间短路 故障 一相匝间短路:无专门保护 单相接地:用于接地电流大于5A的情况 10A以下动作于信号 10A以下动作于跳闸 另外:在系统电压下降严重时,为保证重要电动机的自起动,应装设低电压保护。 不正常工作状态 过负荷 原因是: 1。机械负荷的过载; 2。供电网络电压和频率的降低而使电动机转速下降; 3。电动机起动或自动时间过长; 4。高压电动机由于断路器接触不良或低压电动机熔断器形成断相运行等。 保护带时限动作于发信号、跳闸或自动减负载 电流速断保护 采用两相电流差接线,如灵敏度不满足可改为不完全星形接线。 1。动作电流整定 保护装置动作电流:躲过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2。灵敏度校验 ——电动机出口最小两相短路电流值 如不满足要求,则改用差动保护。 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 1。动作电流整定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感应型电流继电器,其感应部分具有反时限特性。 动作电流按躲过电动机额定电流整定。 电动机的纵差保护 容量在20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或虽容量在2000kw以下但具有6个引出线端子的重要电动机应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容量在5000kw以下的电动机差动保护采用两相式接线,采用DL继电器; 容量在5000kw以上时,采用三相式接线,采用BCH-2继电器。 保护装置动作于断路器跳闸。 1。接线 2。动作电流整定 动作电流按躲过电动机额定电流整定。 3。灵敏度校验 ——电动机出口最小两相短路电流值 单相接地保护 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线路的接地保护的原理基本相同。 当单相接地电流大于5A时装设。 小于10A,动作于发信号; 大于10A,延时动作于跳闸。 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 1。装设低电压保护的原则和要求 原则: 1)当电源电压短路时降低或中断后又恢复时,为保证重要电动机的自起动,在其它相对不重要的电动机上装设0.5s时限的低压保护,作用于跳闸。 2)根据工艺要求和安全技术要求,当电源电压长期降低或消失后不允许自起动的电动机,应装设带9 ~ 10s时限的地电压保护,作用于跳闸。 3)重要且允许自起动的电动机不装设。 要求: 1)当电压互感器一次侧或两次侧发生各种断线时,保护装置均不应误动作,并应发出断路信号。 2)当电压互感器一次隔离开关或隔离触头因误动作被断开时,保护装置不应误动作,并发出信号。 3)0.5s和10s的地电压保护动作电压应分别整定。当电源电压降低到额定电压的60%~70%时,首先以0.5s延时切除不重要的电动机,当电压继续降到额定电压的40%~50%,低电压保护经10s延时切除不允许长时间失电后再自起动的重要电动机。 4)接线中应采用能长期耐受电压的时间继电器如选用DS-110型时间继电器。 2。接线 3。电动机的低电压保护工作原理 1)在正常运行的各低电压继电器处于带电状态,低电压保护不动作。 2)当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或两次侧发生一相或两相断线时,KV1,KV2及KV3中相应的低电压继电器返回,从而起动中间继电器KM1,切断KT1和KT2线圈电源,防止误跳阀,并发出电压回路短线信号。 3)当电源电压下降到60%~70%UN时,KV1、KV2及KV3释放,接通时间继电器KT1,经0.5s延时后,使出口中间继电器KM得电,其接点接通跳闸小母线,将不重要电动机切除。 4)当电源电压继续下降到40%~50%UN以下时KV4、KV5释放,接通KM2,使KT2动作,其常开接点经整定延时10s后接通KM4,接通跳阀小母线,将不允许自起动的重要电动机切除。 本节作业 7.23 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 * 速断保护 过负荷保护 差动保护 2000kW以下 速断保护 2000 kW以上 速断灵敏度不满足 差动保护 ——可靠系数 ,一般DL取1.8~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