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doc

发布:2017-08-28约2.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埃德加·富尔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很多的地理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的地理教育应该是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 发挥学生的心理优势 “心理优势”可以理解为心理暗示,“两军相遇勇者胜”的原因就是“勇者”心理优势的作用。心理活动所发挥出来的力量能压倒一切。人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树立起“心理优势”,明确奋斗目标,并辅助以科学的方法,就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发挥潜能。地理教学中如能掌握、运用“心理优势”理论,注重培养并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优势”,调动其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就能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1.1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心理优势 人的心理具有双向性,罗森塔尔效应指出“爱、期望、信任”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心理优势,地理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关心学生,鼓励学生,感化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带着微笑走进课堂,多给学生赞扬,鼓励,避免过多的批评和斥责。 1.2给学生以成就感,建立心理优势 给学生以成就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促使其学习兴趣加深的内在动力。事实证明,学生每当学生获得一次较好的成绩,无论这种成绩是大还是小,教师如果能加以肯定和鼓励,便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使他们从成功中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在表现自我尝试成功的同时,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意志力。经常让学生体味成就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会成为以后学习的内驱力 1.3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强化学生的心理优势 皮格马利翁效应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取得成绩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发现学生的优点,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用发展的眼光从各方面评价学生,并给予合理的期待,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良好的期待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进而为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提高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的培养学生的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并使之成为以后人生道路上学习地理的一种原动力 2.1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兴趣 在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 2.2利用直观教学法,增加兴趣 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语言,往往可以把复杂纷繁的地理事物由近及远、由陌生变熟悉、由难于理解变得易于掌握,在课堂上利用挂图,板画和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觉得好理解。 2.3通过培养思维能力,巩固兴趣 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在不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意设疑激思,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培养思维能力。 2.4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发展兴趣 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而掌握技能,实现知识迁移则是运用的表现之一。在学习中,只有通过运用,才能体会到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得到深化、活化,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向更高层次发展。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尝到了学习的甜头,极大地调动起他们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自觉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自觉或不自觉的去学习地理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形成以后,学生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去学习地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只需要我们不断的重复一个过程,或许是机械的;或许是有变化的。把这种过程强化并演变为学生内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就成了习惯。最值得思考的是培养学生的哪些学习习惯。应该培养下列习惯。 3.1有认真看书,掌握教材提纲的习惯 从整体上把握某个章节的内容看似困难但有助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细节的掌握。细节是烦琐的,难记忆的,掌握了大纲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内容。 3.2有存疑、质疑和反问的习惯 存疑是预习时将书中不可理解的内容标注出来,上课的时候能有针对性的听讲。质疑是要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敢于提出与自己想法不同的问题。而反问则是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多角度的考虑问题的能力。 3.3有制作简单教具,解释问题的习惯 这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他不仅要求学生能理解所看的内容而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