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南四校2013届高三12月检测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苏南四校2013届高三12月检测历史试题
历 史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将答题卡及答卷上密封线内考生自己的学校、考试号、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答题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和答卷纸部分。
3.答第I卷(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9分)
1.“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2.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化地方权力
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
3.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甲建议政府保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受侵犯
B.乙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的条款
4.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5.“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与英国相比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于是美国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作为一块新的、没有历史负担和枷锁的大陆而受人羡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并没有实现真正独立
B.当时美国、英国政体的性质不同
C.美国的共和政体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为先进
D.美国没有历史负担是其建立共和政体的重要因素
6.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
其中 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7.1937年9月的《群众周刊》曾刊登了上海市各界救亡协会的一则贺电:“贵军受命抗敌,立奏奇功,挽西线垂危之局,破日寇方长之焰,捷报传来,万众欢腾。”“立奏奇功”指的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8.恩格斯说:“当《宣言》出版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它叫做社会主义宣言。在1847年,所谓社会主义者是指两种人。……一方面是指各种空想主义体系的信徒,……另一方面是指形形色色的社会庸医,……在1847年,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的运动。”1847年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者:
A.其理想社会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B.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理想社会
C.主张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实现理想社会
D.当时尚未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
9.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九二会谈”提出和平统一方针
D.“九二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10.《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段话不适合用来形容
A.新文化运动中蔡元培的办学思想 B.苏俄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C.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