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的技术条件.doc

发布:2017-03-13约6.8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技术条件 LD 4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2—12—19批准 1993—07—01实施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个人佩带,8h连续采集呼吸性粉尘的采样器(简称个体采样器)。 ? 2 引用标准 JJG 520 粉尘采样器 GB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a:冲击试验方法 GB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Ed:自由跌落试验方法 GB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e.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3836.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通用要求 GB 3836.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隔爆型电气设备“d” GB 3836.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i” ? 3 术语 3.1 呼吸性粉尘 悬浮于作业场所空气中,符合BMRC曲线穿透率的固体微粒。 3.2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 由个人佩带采集呼吸性粉尘的装置。 3.3 呼吸性粉尘采样头 一般有两级组成。第一级为预捕集器,采集非呼吸性粉尘;第二级为滤膜捕集器,采集呼吸性粉尘。 3.4 呼吸性粉尘透过率 呼吸性粉尘透过预捕集器的效率。 3.5 采样流量 采样时的实际流量。 3.6 额定流量 采样器的设计流量。 3.7 流量负载特性曲线 采样流量与采样阻力的关系。 ? 4 技术条件 4.1 个体采样器基本技术要求 4.1.1 工作环境 采样器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a)环境温度 井下用 0~35℃,地面用-15~40℃。 b)相对湿度 井下用 小于95%(25℃时),地面用,小于90%(25℃时)。 c)大气压力 65~110kPa 4.1.2 采样头在安装滤膜情况下,个体采样器连续8h空载运行,流量变化应小于±5%。 4.1.3 当采样头人口阻力为2.0kPa时,采样流量相对额定流量变化应小于±5%。 4.1.4 个体采样器气路系统的气密性 当封堵采样头进气口时,其负压从2.5kPa下降到0.04kPa的时间应大于5min。 4.1.5 个体采样器测尘误差 新制造和有重大改进的采样器应小于±15%。 4.1.6 通电要求 个体采样器通电时,各电气部件、计时器能正常工作。 4.1.7 绝缘电阻 个体采样器的电源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件之间,在10~35℃,相对湿度小于80%条件下,其绝缘电阻大于20M12。 4.1.8 个体采样器在有爆炸危险环境中使用,必须符合GB 3836.1、GB 3836.2和GB 3836.4的规定。 4.1.9 个体采样器应安装计时器,计时器的工作时间应与流量计的工作时间同步,计时器的计时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 表1 计时范围 计时误差 显 示 8h ±10s/h h、min、s ? 4.1.10 个体采样器在不影响其技术性能的条件下应尽量轻便,主机重量小于0.7kg。 4.1.11 个体采样器各旋钮无松动和破损,各零部件连结可靠,不应有锈蚀及损伤。 4.1.12 环境适应性要求 个体采样器经低温、高温、湿热、振动、冲击,模拟汽车运输及包装跌落试验后,无变形,无机械损伤及零部件无松动现象,并能正常工作。 4.2 对呼吸性粉尘采样头的要求 4.2.1 呼吸性粉尘透过预捕集器的效率各检验点与BMRC曲线各对应点的标准差小于±5%。 4.2.2 第二级滤膜捕集器的有效直径为(23±1)mm。 4.3 对采样泵的要求 4.3.1 采样泵的使用寿命在额定流量下应大于3 000h。 4.3.2 采样泵的声功率级在额定流量下应小于60dB(A)。 4.3.3 采样泵在额定流量下,连续运行8h以上时,温升不超过70℃。 4.4 个体采样器可不带流量计。采样器带流量计,流量计精度不低于2.5级,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