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925-1994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T5925-94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1994-08-04发布1994-12-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925-94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选择方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田注水化学示踪剂的室内筛选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注水油藏化学示踪剂的筛选。2筛选示踪剂的条件2.1筛选示踪剂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条件:该示踪剂在待注层的岩石及地层水中的含量极少;a.b.溶于水而不溶于油;化学稳定、生物稳定,不与待注层岩石及流体发生化学反应;c.t.待注层岩石对示踪剂的吸附小;分析方法简单可靠,分析误差不超过5%,灵敏度高;e.f.无毒、安全;价格便宜,货源广,配制工艺简单。g.12.2如果同时使用几种示踪剂,要求示踪剂被此无反应;在取样分析时,彼此无干扰。3室内筛选示踪剂的方法3.1材料及设备a.洗净、烘干的待注层岩样若干:b.驱替流程一套;离心机一台(6000r/min);c.d.水浴恒温振荡器一台;分光光度计台;e.f.电脱水仪一台。3.2待注层岩样及地层水中背景浓度的检测3.2.1称取50g粉碎岩样于三角瓶中,并加人100mL蒸馏水,密封瓶口,在油层温度下振荡48h,然后在离心机上分离,测定水中各种示踪剂的含量,选择岩样中含量小于0.01ug/g砂的物质作待选示踪剂。3.2.2将待注层水样用0.22μum的滤膜过滤,然后分析水中各种示踪剂含量,选择待注层水中含量小于0.2mg/L的物质作为待选示踪剂。3.2.3在注示踪剂之前,从预计示踪剂波及范围内的生产井中取出产出液,分析水中待注示踪剂含量,定为背景浓度。3.3待注层地层水与示踪剂的配伍性从待注层中取出水样,用0.22um的滤膜过滤,在油层温度下,将几种200~400mg/L的待测示踪剂按比例复配,并按1:1(体积)与水样混合,要求溶液透光率大于90%。3.4示踪剂间的干扰试验3.4.1将几种200~400mg/L的待测示踪剂按比例(根据示踪剂检测浓度范围来定)在油层温度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4-08-04批准1994-12-01实施1
SY/T5925-94混合,观察溶液的变化,要求溶液透光率大于90%。3.4.2在透明的混合液中取样分析其中一种物质的浓度,并与这种物质在混合前的浓度对比,要求两浓度之差在该物质分析方法的误差之内。3.4.3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可作为同时使用的注水示踪剂。3.5静态吸附试验3.5.1配制200~400mg/L的待测示踪剂溶液500mL,并测定其浓度co。3.5.2称取30~50g粉碎岩样于三角瓶中,按1:3(质量)加人示踪剂溶液,搅拌均匀,密封瓶口,在油层温度下振荡48h。3.5.3轻轻晃动三角瓶,取出上面清液,离心,从离心液中取样分析示踪剂的浓度c。3.5.4求出c/co值。3.5.5当待测示踪剂的c/co大于0.8时,可以作为待选示踪剂。3.6流动试验3.6.1同时符合以上条件(3.2~3.5)所筛选出的示踪剂作为流动试验的待选示踪剂。3.6.2配制浓度为1000mg/L的NaC1溶液若干升,作为驱替液。3.6.3配制氯离子浓度为10000mg/L的NaC1溶液,作为标准示踪剂溶液。3.6.4配制200~400mg/L的示踪剂溶液,并分析浓度co°3.6.5用3.1条a中准备的岩样,粉碎、制备接近待注层空气渗透率的管状模型(长50~100cm)。3.6.6将模型抽空,然后用地层水或模拟地层水饱和,求出孔隙体积。3.6.7用一组管状模型,在油层温度下,分别将标准示踪剂及按3.6.4条配制的示踪剂溶液以接近油层注水速度注人模型2PV,然后注人2PV驱替液,在流出物中取样分析示踪剂的浓度c。3.6.8以注入到模型中液量(PV)为横坐标,c/co为纵坐标,作出标准示踪剂氯离子和各示踪剂的突破一洗提曲线3.6.9选择与氮离子的突破一洗提曲线基本吻合的物质作为矿场应用的示踪剂。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宝瑜、曹绪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