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常识》课件.ppt
*************************************混凝土泵车作业安全布泵位置泵车应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使用支腿时应铺设枕木或钢板。支腿必须全部撑开并牢固支撑,不得部分支撑。泵车应与电力线路、基坑边缘和脚手架保持安全距离,一般不少于2米。输送管安全输送管道应连接牢固,使用专用接头和卡箍,严禁使用铁丝绑扎。直管与弯管交替布置,减少管道弯曲段。管道支架应牢固可靠,间距不超过3米。泵送前应先用水或水泥浆润滑管道。泵送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开始泵送应以低压缓慢进行,确认正常后再增加压力。泵送过程中禁止将手伸入料斗或管道清理堵塞物,禁止在布管作业中站在管道上或在管道下方停留。清洗保养泵送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料斗和输送管道,防止混凝土凝固。清洗时应将管道末端固定,防止管道抖动造成伤害。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清洗主管,以防发生管道爆裂事故。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性能良好。混凝土泵车是现代混凝土施工的主要设备,能够高效地将混凝土输送到指定位置。使用混凝土泵车应严格遵守《混凝土泵安全技术规程》(JGJ/T10),确保设备性能良好,操作规范,环境安全。第八部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火灾隐患施工现场存在大量易燃易爆材料,如木材、油漆、燃料等,同时电气线路复杂,动火作业频繁,是火灾高发区域。建筑火灾一旦发生,往往蔓延迅速,后果严重。消防措施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所有工作人员都应了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火灾逃生自救知识。责任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是防范火灾的基础,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各区域、各工种应明确消防责任人,定期开展消防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将详细介绍常见火灾隐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帮助大家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掌握火灾预防和应对技能。消防安全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强调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预防火灾发生,同时做好应对火灾的准备,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要求,确保消防安全。常见火灾隐患电气火灾临时线路老化、超负荷、短路动火作业焊接、切割产生火花易燃物品木材、油漆、化学品堆放不当吸烟明火违规吸烟或使用明火电气火灾是施工现场最常见的火灾类型。临时用电线路老化、私拉乱接、超负荷使用容易引起短路和过热,导致火灾。应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设备,确保绝缘良好,接线规范,保护装置有效。动火作业如电焊、气割等产生的火花是另一个主要火灾源。动火作业前必须办理动火证,清除周围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安排专人监护。作业后要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残留。易燃可燃物品应集中存放在安全区域,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严禁在施工现场吸烟或使用明火,创建无烟工地。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灭火器种类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灭火器等。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广,可扑救固体、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贵重设备和带电设备火灾;泡沫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油类火灾;水基型灭火器适用于固体物质火灾。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灭火器的基本步骤是:提、拔、握、压。提起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喷管,另一手握住压把,对准火源根部压下压把。使用时应站在上风位置,与火源保持适当距离(一般3-5米),喷射时应左右摆动,由近及远,由下向上扫射。使用后应及时更换灭火器。消火栓使用使用消火栓需要两人配合,一人开启阀门,一人控制水枪。首先打开消火栓箱,取出水带和水枪,将水带一端与消火栓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水枪连接。水带应铺设平直,避免扭结。确认连接牢固后,逐渐开启阀门,使水流通过水带流向水枪。灭火时应对准火源根部喷射。消防器材是扑救初期火灾的重要工具,掌握其使用方法对于控制火情至关重要。施工现场应根据面积、可燃物性质和数量配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一般每100平方米配置2具灭火器。灭火器应放置在明显、易取处,并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完好有效。火灾逃生自救知识发现火情及时报警,拨打119,简要说明火灾地点、燃烧物品、火势大小和人员被困情况初期火灾如火势较小,可使用灭火器或消火栓进行灭火,同时疏散无关人员火势蔓延如火势较大无法控制,应立即沿安全通道撤离,切勿贪恋财物或返回火场被困火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或爬行撤离,利用绳索、管道等逃生,呼叫救援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自救知识可以挽救生命。面对火情,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火势大小选择灭火或撤离。撤离时要选择安全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