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考试测量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测量学
1、测量 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法则指工具,数字指结果,事物指对象。
“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数值具有自然数的特点,如区分性,序列性或等级性,等距性和可加性。
2、任何测量都应该具备两个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参照点有两种,一种是绝对零点,另一种即相对零点。
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求,没有单位就无法进行测量。好的单位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有确定的意义,二为有相同的价值。
3、斯蒂文斯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水平,即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命名量表有区分属性,分为两种: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如学生和运动员的编号;类别——用数字来代表某一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即把事物确定到不同性质的类别中,无零点,无相同的单位,无法进行加减。
顺序量表 具有顺序、等级大小特点,无零点,无相同的单位,无法进行加减。
等距量表 具有等距特点,处理量表先得出原始分值,再从原始分换成等距进行计算,无零点,无相同的单位,可以进行加减。
等比量表 具有以上量表的所有特点,有零点,有相同的单位,可以进行加减。
一般来说,心理测量在顺序量表上进行。
4、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5、心理测验是人的行为。
心理测验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行为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者的心理特征。
为了使不同的被试者所获得的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者必须都是相同的。
个人在测验中所得到的原始分数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只有将它与其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
6、心理测验的性质:
间接性
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作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
客观性: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其次,评分记分的原则经过了标准化。最后,分数的转化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
心理测验的分类:
7、按测验功能分类:智力测验(WAIS-RC,CRT,中国比内),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MMPI,16PF,EPQ)。
心理行为评估(SCL-90,SDS,SAS),应激相关问题评估(LES)。
8、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缺点是容易受被试者文化程度的影响),操作测验(缺点是大多不宜团体实施)。
9、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10、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11、按测验的要求分类:最高作为测验(智力测验,成就测验均属最高作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态度量表、人格测验均属典型行为测验)。
12、错误的测验观: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13、正确的测验观:心理测验是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心理测验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
14、心理门诊运用较多的3类心理测验: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
15、心理评定量表主要包括有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恐怖量表。
16、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另一个对促进心理测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17、比内—西蒙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18、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a、操作测验的发展:比内—西蒙量表大半是文字材料。
b、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奥蒂斯编制出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韦克斯勒所编的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和成人智力量表,他将智力量表分为言语和操作两部分。
d、人格测验的发展:克雷丕林最早将自由联想测验施测于精神病人。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1、一般程序:确定测验目的,测题的编写,合成,预测和项目分析,常模制定和编写指导手册。
2、在编制测验前首先要明确测量的对象。
3、测验的用途可分为两类:显示和预测。
4、测验的目标:工作分析,对特定概念下定义,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
5、测题编写,题目的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已出版的标准测验,理论和专家的经验,临床观察和记录。
6、命题的一般原则:
a、内容方面:符合测验的目的,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题目间内容相互独立。
b、文字方面:语句要简明扼要,意义必须明确,不得含糊。
c、理解方面。
d、社会敏感性方面。
7、常见的几类题目: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操作题。
8、审定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题目的范围应与计划内容表相一致;
b、题目的数量要比最后所需的数目多一倍至几倍,已被筛选和编制备份;
c、题目的难度必须符合测验的目的的需要;
d、题目的说明必须清楚明白;
9、测题编排的一般原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