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STM3的逆变电源设计.doc

发布:2018-03-22约3.87万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XIX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XX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审意见 XXV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评阅教师评语 XXVII 长江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会议记录 XXVIII 摘要 XXIX 前言 XXXI 第一章 绪论 1 1.1课题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感应加热电源现状和应用前景 3 1.2.1感应加热技术发展现状 3 1.2.2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4 1.3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6 1.3.1感应加热电源逆变部分 6 1.3.2基于STM32F4单片机的控制器的设计 6 1.3.3基于IAR开发环境的STM32软件的设计 6 第二章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设计方法 7 2.1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总体结构 7 2.1.1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结构框图的主要组成 7 2.1.2 STM32数字逆变系统工作原理说明 7 2.2 STM32数字逆变系统的主要结构详细介绍 8 2.2.1 单相桥式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8 2.2.2检测反馈单元 11 2.2.3 STM32控制单元 14 2.2.4 感应加热原理分析 15 2.3 相关参数分析 16 2.4 基于STM32F407的最小系统设计 18 2.4.1 时钟电路设计 18 2.4.2 复位电路设计 19 2.4.3 程序下载接口电路设计 20 2.4.4 最小系统设计 21 第三章 STM32F407程序设计 21 3.1 STM32数控逆变器的总体程序设计 21 3.1.1程序流程图 22 3.1.2主函数程序分析 22 3.2 STM32各程序模块的设计 23 3.2.1数字化逆变器启动 23 3.2.2逆变稳定运行 27 3.2.3电压信号相位错误处理 29 一.容错处理 29 二.错误报警与保护 29 3.2.4数字化逆变器停止 29 第四章 STM32逆变电源系统的软件调试与结论 30 4.1 STM32F407-discovery开发板 31 4.2 IAR开发软件与调试和下载界面 31 4.3系统调试结果 32 结论 35 参考文献 36 致谢 38 导教师/职称 叶献方\副教授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STM32的逆变电源设计 2.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2014年 3月 3 日~2014 年5月30日 3.毕业论文(设计)所需资料及原始数据(指导教师选定部分)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高等教育出版社ZHANG Kai-ru、XING Cheng-cheng、LIU Xiang-nan. A type of inverter power supply based on harmonic elimination PWM contro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25(3):1674-8042. [4] 廖冬初聂汉平 [6] 李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 [7] 丁卫东,郭前岗,周西峰.一种基于FPGA的SPWM波的实时生成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1.21(2):211-214. [8] 徐健,赵冬娥,邓均,等. 复杂可编程器件和单片机在坐标测试中的应用[J].探测与控制学报,2010,32(3):61-64. [9] STM32F407系列参考手册 高性能数字信号控制器. 4.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近五年的文献并做好记录。 阅读与研究课题有关的英文参考资料不少于5万印刷符,写出3千字左右汉文译文。 写出3千汉字以上的开题报告。 完成不少于1.2万字的毕业论文。 5.毕业论文(设计)的目标及具体要求 掌握STM32F407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并完成基于STM32F407单片机的控制器的设计。 学习并熟悉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原理。 深入理解并掌握感应加热电源的逆变部分工作原理。 根据系统的实现框图,完善好硬件的设计。 完成以逆变电源数字控制部分为主的总体方案设计。 6、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条件及上机时数要求 相关图书资料。 实验室的实验设备。 上机学时为100个小时。 任务书批准日期 2014 年 2月 20 日 教研室(系)主任(签字)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4年 2月 27 日 指导教师(签字) 完成任务日期 2014 年 5 月 30日 学生(签名) 辅 导 教 师 叶献方/副教授 开题报告日期 2014年3月15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