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电视摄像艺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视摄像艺术;课程学习方法说明;摄像机的发展史
照相术的诞生
摄影机的诞生
摄像机的诞生
;照相术的发明;卡罗式摄影法(英国的塔尔博特发明 )
1、 用最高质量的写字纸,在红灯下蘸以稀硝酸银溶液,接着蘸以碘化钾溶液,并擦干.
2、 在纸的一面,用毛刷涂上一层硝酸银和酸溶液,并将已光敏化的纸置于火前烘干.然后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摄.
3、 在暗箱中曝光1-3分钟。
4、 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银和酸溶液中进行显影,但必须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强度减弱一半.
5、 用海波溶液进行定影,然后水洗及晾干.
赫谢尔爵士提出“负片”、“正片”、“摄影”名词
;图片;1888年,美国的伊斯曼发明了使用胶卷的照相机----柯达相机。
;摄像机的产生
(为了解决图像的远距离传播) 1883年,德国电器工程师尼普柯夫发明了“尼普柯夫”圆盘。
“尼普柯夫圆盘”上螺旋形排列着一些孔洞,当这个盘子旋转时,通过每个孔洞可以浏览一幅图像的一行,光线透过这个孔洞照在这幅图像便完成了一次行
扫描,硒光电池将图像的反射光
转变成电信号,下一个孔洞顺序
扫描紧挨着的那部分图像,直到
完整的图像全部被扫描。
;1908年,英国肯培尔.斯文顿、俄国罗申克夫提出电子扫描原理,奠定了近代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础。
1923年,美籍俄国人兹沃尔金(V.K.Zworykin)发明静电积贮式摄像管,后来又发明电子扫描式显像管,这是近代电视摄像术的先驱。
;;第一讲 电视摄像的分类;;;第二讲 电视摄像机的组成;摄像机的构成
光学系统(主要指镜头)、光电转换系统(主要指摄像管或固体摄像器件)、寻像器及电路系统(主要指视频处理电路)。
;光电转换器的分类及其工作原理
a. 摄像管
氧化铅管、
硒化镉管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
是一种特殊的半导体材料。它是由大量独立的光敏元件组成,这些光敏元件通常是按矩阵排列的。光线透过镜头照射到CCD上,并被转换成电荷,每个元件上的电荷量取决于它所受到的光照强度。
;CCD;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正电)和 P(带负电)极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
;光电转换器的尺寸大小
以光电转换器件有效区域
对角线的长度,作为光电转
换器的尺寸大小,一般以
英寸为单位。常见的有:
2/3英寸;1/2英寸;1/3英寸
1/4英寸;1/6英寸等。;二、摄像机的分类
按用途分:家用摄像机
业务用摄像机
广播用摄像机
监控用摄像机
特殊用途摄像机
;按光电转换器件分:
摄像管摄像机
CCD摄像机
CMOS摄像机
;按光电转换器件的
数量分:
单管(CCD)摄像机
三管(CCD)摄像机
;三、镜头的特性;视场角;景深;景深示意图;定焦距镜头;二、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窄角镜头,是指焦距大于25mm,视场角小于40度的镜头。
长焦镜头的光学特点
视角窄
景深小
压缩现实
纵向空间
;长焦镜头的作用;可以造成明显虚实结合的画面效果
改变运动速度,调整观看节奏;长焦距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三、广角镜头;广角镜头的光学特性;景深大;有较明显的光学畸变
空间透视感强;广角镜头的作用;广角镜头拍摄范围广、景深大,可以快速调焦或取景
利用光学畸变和透视夸张的效果进行艺术画创作(比如摸拟门镜效果)
改变被摄主体运动速度,调整运动节奏
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与长焦镜头相比,画面易于平稳,清晰度高
;广角镜头拍摄时应注意的问题;变焦镜头;一、变焦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作用;第三讲 摄像机常用操作按钮;光圈:
光圈,用于控制成像光束的孔径大小。 光圈一般安装在镜头中成像光束直径较小的位置,并通过其孔径的变化决定镜头的通光量。
光圈的大小通常以F值表示.
F值的定义是镜头焦距与入瞳直径之比。例如F8(即8的光圈)表示焦距为入瞳直径的8倍。F值每增大一级(数字越大),曝光量就减小一级,即F值越大,光圈越小。
;光圈系数;光圈图一;光圈图二;电子快门: (P98示意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