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方法与策略概要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把握考纲方向 训练科学有序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方法与策略
望江麦元初级中学 欧阳李红
时光荏苒,转眼间2016年的中考临近。校园里,教师和学生都在争分夺秒地奋力拼搏,积极备战。众所周知,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立足于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厚积才能薄发。但中考前夕的科学指导对考生答题的积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在复习过程中提高有效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握考试方向,运筹帷幄,使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与感悟,提升语文能力,增强考试应对能力。
一.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
语文复习的全过程,可以说是透彻理解和全面落实《考试说明》的过程,把知识点从整体上重新梳理一下,在复习中加强针对性的专题训练,并不断的归纳、领会、运用。克服复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使复习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注意研究各地中考试题,拓宽学生探究思路。引导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从点到面,从整体到局部地拓宽探究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2016年中考《考纲》与2015年的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考试内容与要求”中,第二部分第7点:2015年是“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016年则是“初步领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第二.“参考试卷”的“写作”部分,2015年【提示与要求】(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2016年变为“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字数上有变化。同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则变为“文章不足600字,每少50字酌情扣1~2分”,评分标准也发生变化。
第三.“附录”部分,“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发生变化。明确《考纲》变化,忽略删除的篇目,节省复习时间。今年《考纲》的“附录”部分,“优秀古诗文篇目”发生变化。增加的篇目有《出师表》《饮酒》,列入今年语文学科考试范围。删除的篇目有《孔子语录》《小石潭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依旧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篇目有《鱼我所欲也》《三峡》《蒹葭》《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山坡羊·潼关怀古》。因此,列入今年语文学科考试范围的,共有12篇文言文和27首古诗。
综合上述,在今年复习备考中,我们就要以《考纲》为依据,把握命题方向和变化,分析试卷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归纳答题方法,强化训练,增强解题能力。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以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卷为参考,分析命题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近三年的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卷分析、比较,不难发现,近三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卷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近几年来,中考试卷在结构、考查知识点、题型、分值上都趋于稳定,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试卷由四大板块构成。试题内容也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课内文言诗文的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作文的写作。从全卷总题量来看,近几年题量变化不大,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分别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欣赏评价五个方面考查学生答题能力。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考真题再现,应对策略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该题注重积累,考查面广。出题形式呈现出很强的稳定性,名句默写、字音字形(错别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病句修改、名著阅读、口语交际几乎是必考考点,图表转换、句子的仿写(补写)为常考考点,修辞、句式转换、节奏划分等随机出现,而标点、材料的概括与探究、应用文写作、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近三年均未考查,但在今年的备考中仍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真 题 再 现:从2015年看2016命题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芳草鲜美, 。
② ,长河落日圆。
③ ,一览众山小。
④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
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⑦了却君王天下事, 。
⑧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