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量遗传学
课程论文
题目: 数量遗传学
姓名: 胡闪耀
学号: 2013302110017
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中国·武汉
数量遗传学与动物育种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数量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研究内容、常用方法以及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尤其是分子水平的动物育种,它改变了从群体水平上的表型值推断基因型值的选种过程,发展成先用分子生物技术检测个体的基因型和基因型值, 再估计个体可能出现的表型及其表型值。目前,数量性状座位定位、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导入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成为提高动物育种选种准确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量遗传学,动物育种,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d animal breeding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quantitative genetics, development cours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method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imal breeding. Especially in molecular breeding, it has changed from the group level of phenotypic value inference genotype selection process, to develop with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 to detect individual genotype and genotype values, to estimate individual phenotype and phenotypic value that may occur . At present, 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seat positioning,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molecular biology technology such as marker assisted import is one important way of improving accuracy animal breeding selection.
Keywords: quantitative genetics; animal breeding; quantitative traits
1前 言
1865年,孟德尔在他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分离和重组的假设,形成了孟德尔理论,标志着经典遗传学的诞生。19 世纪末,孟德尔遗传学与数学相结合形成了群体遗传学。20世纪20 年代,Fisher 在关于方差组分剖分的论文[1]中将群体遗传学进一步与生物统计学相结合,奠定了数量遗传学的基础。数量遗传学是以数量性状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学科[2],它作为育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展了近百年。而将数量遗传学的理论应用于动物育种则应归功于Lush(1945)在其划时代的著作《动物育种方案》中的系统阐述[3]。在中国,1958年吴仲贤教授翻译的出版了英国 K·Mather 的第一版《生统遗传学》对我国动植物数量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在基因组学时代,随着对数量性状基因型的识别,人们通过对经典数量遗传学模型的修改完善,数量遗传学为分析表型信息和基因型信息构建筑了合理框架,数量遗传学将会比过去发挥更大的作用[4]。在畜牧业生产中,与生产性能有关的大多数经济性状属于数量性状。因此,研究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 数量遗传学与分子数量遗传学
2.1 数量遗传学
数量遗传学是遗传学原理与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群体数量性状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吴常信,1993)。虽然数量遗传学奠基于本世纪 30年代,但与其有关的研究工作可追溯到更早。英国统计学家 R.A.费雪 ( Fisher) 在 1918 年提出了方差的概念, 是统计学中方差分析的创始人。以后他在 30 年代又出版了《自然选择的遗传理论》一书, 把统计学和生物学联系起来。美国统计遗传学家 S.莱特 (Wright) 在 1921年提出了通径系数,为分析动物亲缘关系、配种制度提供了原理和方法。从 20年代中期到 30 年代初期, 英国群体遗传学家 J. B. S. 霍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