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金属.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章 金属材料
目的、要求:
1、熟悉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化学成分、使用状态下的组织、性能特点及正确选择热处理工艺。
重点:常用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使用状态下的组织、性能特点及热处理工艺的确定。
难点:钢的合金化。
§7-1 概述
一、钢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2、按化学成分分类
3、按质量分类
二、钢的编号
按含碳量、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质量级别编号,采用化学符号和汉语拼音并用的原则。
1、普通碳素结构钢
Q ×××- 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
↓ ↓ ↓ ↓ 屈服强度 屈服强度数值(MPa) A、B、C、D
————→
质量依次提高 F、b、Z、TZ Q235-A、F
2、铸钢
ZG ×××-×××
↓ ↓ ↓ 铸钢 屈服强度数值(MPa) 抗拉强度数值(MPa) ZG200-400
ZG ××
↓ ↓ 铸钢 平均含碳量
(以万分之一为单位) ZG15、ZG25、ZG35、ZG45、ZG55、
铸钢含碳量在0.25~0.50%之间。
3、优质钢
T7、T8、T9、T10、T11、T12;T7A、T8A、T9A、T10A、T11A、T12A
GCr15、GCr15SiMn
20、40、50
40Cr、38CrMoAlA
9SiCr、CrMn、W18Cr4V
1Cr13、2Cr13、3Cr13、4Cr13、1Cr18Ni9Ti、0 Cr18Ni9、00 Cr18Ni9
三、 杂质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1、Mn(锰)
溶入F中——固溶强化;与S形成MnS,减轻S的有害作用;有益元素,含量<0.8%。
2、Si(硅)
溶入F中——固溶强化;有益元素,含量<0.35%。
3、S(硫)
有害杂质,以FeS形式存在,与Fe形成低熔点(985℃)共晶体(FeS+Fe),分布于晶界处,而钢进行热加工的开始温度一般为1150~1250℃,此时分布在晶界上的共晶体处于熔化状态而导致钢开裂——热脆;因此必须严格控制S含量,Mn与S形成高熔点(1620℃)的MnS,呈粒状分布于晶粒内,避免了热脆。
4、P(磷)
有害杂质,溶入F中,室温下使钢的塑性、韧性急剧下降,脆韧转变温度升高——冷脆。
§7-2 结构钢
一、 普通结构钢
1、普通碳素结构钢
用途:工程用热轧钢板、钢带、型钢、棒钢,用于桥梁、建筑等钢结构。
成分特点和钢种:平均含碳量为0.06~0.38%; Q195、Q215、Q235、Q255、Q275;以热轧空冷状态供应。
2、普通低合金结构钢
用途:建筑结构、桥梁、车辆、压力容器、船舶、锅炉、钢结构等
成分特点:含碳量0.1~0.2%,以Mn(0.8~1.8%)为主加元素。合金元素含量<3%,Mn——固溶强化;Ti、Nb、V——细化晶粒、弥散强化。
热处理特点:一般在热轧、正火状态下使用,组织为F+S。
钢种和牌号:09Mn、09MnNb、16Mn、16MnCu、15MnV、15MnTi、
二、优质结构钢
1、优质碳素结构钢
用途:制造各种机器零件。
牌号:08、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
热处理特点:使用前要进行热处理。
2、合金结构钢
渗碳钢
用途:制造各种变速齿轮、凸轮轴、活塞销。使用中能承受强烈摩擦、磨损、较大交变载荷和冲击载荷。
成分:含碳量为0.1~0.25%;Cr、Ni、Mn、B——提高淬透性;Ti、V、Mo、W——细化晶粒。
典型合金:20、20Cr、20CrMnTi、12Cr2Ni4
热处理:
低淬透性渗碳钢:20、20Cr,两次淬火法——渗碳→预冷淬火→淬火→低温回火
中淬透性渗碳钢:20CrMnTi,直接淬火法——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
高淬透性渗碳钢:12Cr2Ni4,
①渗碳→球化退火(650℃,使碳化物球化)→淬火→低温回火②渗碳→淬火→冷处理→低温回火
应用举例:用20CrMnTi钢制造变速齿轮
下料→锻造→正火→加工齿形→局部镀铜→渗碳(930℃)→预冷淬火(830℃)→低温回火(200℃)→喷丸或喷砂→磨齿。
正火——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喷丸——清除氧化皮,光洁表面,在表面产生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
组织:表层——M回+碳化物+AR
心部——低碳M回+AR+S+F
调质钢
用途:制造各种重要零件:齿轮、轴、连杆、螺栓等,经调质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成分:含碳量:0.3~0.5%,常用为0.4%;
Cr、Mn、Si、Ni、B——提高淬透性;
Mo、W——防止高温回火脆性;
热处理:
调质处理:用40Cr制造连杆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处理→精加工
组织:回火索氏体
调质处理+表面淬火:用40Cr制造变速箱主轴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处理→半精加工→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