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支气管镜对15例危重患者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支气管镜对15例危重患者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
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 内一科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应用支气管镜清除危重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探讨使用此技术下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2016年1-8月我院对15例危重患者经支气管镜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进行分析并总结。结果:利用支气管镜可有效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创伤微小,见效快;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改善,患者病症显著减轻。结论:规范熟练的操作,优质科学的护理是保证此项治疗顺利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支气管镜;危重患者;分泌物清除;护理
在临床上应用支气管镜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已相当普及,技术日益成熟,相较以前常用经口、鼻清除法,这一技术更显科学、实用和经济。而且在对一些危重患者的抢救性操作中作用十分明显,特别是对那些病情危重、情况紧急、体力虚弱的患者,由于呼吸道中滞储留有大量分泌物,导致全肺不张或肺叶、肺段不张,通常会加重患者病情,严重者呼呼困难,甚至危及性命,更使其他抢救工作难以展开。此时,应用支气管镜技术可有效、快速清除呼吸道滞留物,能明显改善呼吸状况,加速肺部炎症的愈合。同时这一技术还可多次反复使用,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可防止其他副作用的发生。2016年1-8月,我院应用支气镜对15例危重患进行了下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8月,15例危重患者行支气管镜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男9例,女6例,年龄41-86岁,平均46plusmn;11.3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冠心病3例,心肺复苏术后3例,脑血管疾病及后遗症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进行支气管镜术条件,无明显禁忌。且支气管镜清除分泌物前均有明显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发绀症状,肺部可听到较重的锣鸣音,咳嗽无力排痰困难;动脉血气分析气分压、血氧饱和度(SaO2)持续下降,有的低于正常水平且恢复困难;采用常规清除方法效果不佳。
1.2方法 (1)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支气管镜治疗术的作用、目的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2)连接准备好各项仪器,手术必须在心电、血氧、血压等仪器的监护下进行。(3)插管途径:8例经鼻,4例经口,3例经气管。(4)患者体位多选用仰卧位,肩部稍高,头正位略后仰,术者位于患者头部。(5)所有患者术中均通过鼻、口或人工气道给予吸氧,使其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6)依据实际情况采取了适量的局麻。
2结果
15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经电子支气管镜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治疗后取得了显著效果,分泌物减少或去除,呼吸困难减轻,缺氧症状改善,SaO2明显上升并趋于正常,肺部锣音减少,X线胸透显示肺不张消除。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指导 不论手术大小,一般患者听说要做手术都会紧张害怕,何况支气管镜术要在机械给氧下进行,原本就呼吸困难,再加上插管的不适,精神上会更加紧张,情绪会更急躁、更焦虑,非常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同情,故医者对患者及家属要有耐心和同情心。
对于神志清醒患者,除主动关心、细致讲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外,还应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说明本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努力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鼓励其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告诉患者插管不能言语,可通过简单的手势、点头、摇头获得答复[1]。对昏迷患者,应与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家属的同意、理解和支持,让手术顺利进行。本次15例危重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有6例昏迷患者为家属代签。
3.1.2术前准备 (1)在手术进行前护理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比如有无严重贫血;有没有低血压、低心输出量、心律不齐或缺血性心脏病所致的不稳定心血管状态;是否对利多卡因过敏等禁忌症。(2)进行符合本手术要求的各项体格检查及有关的相关辅助检查,手术医生和本次护理人员还应认真查看患者病历、近期所做的胸透X片、CT、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指标,然后决定能否进行手术。(3)医护之间相互交流,对本次手术进行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状况,制定相应的预案。(4)仔细检查各种仪器,包括监护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急救物品是否齐全,做到万无一失。(5)患者术前禁食4小时,并备好2%利多卡因5ml,术前5min局部给药。术中根据情况配合医生操作,随时追加利多卡因[2]。
3.2术中护理
3.2.1手术进行中的护理以配合手术医生治疗为主,护士在紧密配合医生操作的同时,还得严密观察心电等监护仪所显示的各项参数,比如SaO2、心率、心律、呼吸频率、血压等,随时告诉医生患者体征变化,以及有无发绀、出汗、烦躁等情况,防止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