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植物生理学之植物逆境生理2汇编.ppt

发布:2017-07-12约6.19千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呼吸作用加强 原因:①病原微生物进行着强烈呼吸; ②植物本身的呼 吸加快。 3、光合作用抑制 4、激素发生变化 原因:叶绿体受破坏,叶绿素合成减少,随着感染的加重,光合更弱,甚至完全失去同化CO2的能力。 组织染病时会大量合成各种激素,其中以IAA含量增加最突出,进而促进乙烯的大量生成 。 5、同化物运输受干扰 植株感病后,同化物比较多的运向病区 第二节 植物抗寒性 三、植物抗冷性的生理基础 四、提高植物抗冷性措施 一、寒害及抗寒性 二、冷害机理 一、寒害及抗寒性 冷害(chilling injury):0℃以上低温,引起植物生理障碍,使植物受伤害至死亡的现象称~。 冻害(freexing injury):0℃以下低温,引起植物体内发生冰冻,导致植物受伤甚至死亡的现象称~。 抗冷性(chilling resistance):植物对0℃以上(冰点以上)低温的适应性叫~。 抗冻性(freexing resistance):植物对0℃以下(冰点以下)低温的适应性叫~。 二、冷害机理 ㈠ 冷害分类 根据植物受冷害的速度,可分为两类: 直接伤害:即植物受低温后几小时,至多是一天之内即出现伤斑,这说明低温已侵入细胞间,直接破坏原生质活性; 间接伤害:植物受低温后,植株形态上表现正常,至少要在五、六天以后才出现组织柔软、萎蔫,这是因低温引起代谢失常的缓慢变化而造成细胞伤害,并不是低温直接造成的损伤。 ㈡ 低温对植物主要伤害 1、细胞膜结构破坏 脂类发生相变,由液相转变为固相膜上结合的酶解离(酶与膜分离)产生积累一些有毒物质(如乙醇、乙醛等)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其它代谢受阻。低温使膜出现裂缝,胞内内溶物外流,细胞内电解质的外渗增加。 2、水分平衡失调 3、光合速率减弱 4、呼吸大起大落 5、有机物分解占优势 6、原生质流动减慢或停止 ㈢ 冷害机理 1、膜脂相变,膜上结合蛋白失活 2、膜结构改变使膜透性增加引起代谢紊乱 3、代谢紊乱 植物受冷害膜变化的图解 蛋白质变性或解离 间接伤害 派生干旱损害 直接伤害 各个酶之间活性差异 膜脂变相(液晶→固晶) 骤冷(冷袭) 渐冷 膜破裂(非均一固化) 质膜透性增加 膜均一固化与紧缩 对水透性降低(根) 叶绿体、线粒体膜上酶活性降低 细胞内含物渗漏 失水超过吸水 抑制光合与呼吸 代谢破坏 冷害 三、植物抗冷性的生理基础 1、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 2、保护物质增多 3、植株组织含水量降低,束缚水/自由水比值上升 4、呼吸减弱 5、ABA含量增加 6、生长受抑制 四、提高植物抗冷性措施 2、低温锻炼 3、化学诱导 4、调节N、P、K肥比例 5、合理灌溉 抗冷锻炼也称低温锻炼,即将植物在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提高其抗冷能力的过程。 1、抗冷品种的选育 第三节 植物抗旱性 一、植物干旱及干旱类型: 二、干旱致害原因 五、提高作用抗旱性的途径 三、干旱伤害机理 四、植物抗旱机理 一、植物干旱及干旱类型: ㈠ 概念: 1、干旱(drought):指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 2、旱害(drought injury):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的伤害称~。 3、抗旱性(drought resistance):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 ㈡ 干旱类型 1、大气干旱: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度过低(相对湿度<20%)使植物蒸腾过强,植物吸水供应不上而造成萎蔫。 3、生理干旱:由于植物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受到阻碍,尽管大气不干燥,土壤也有水,但根系不能吸水而使植物受旱的现象。 2、土壤干旱:土壤缺少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植物体内水分动态平衡严重破坏,致使植物生长困难或完全停止的现象。 ㈢ 萎蔫类型 萎蔫(wilting):植物失水时,细胞失去紧张度,叶片的幼嫩部分下垂,这种现象叫萎蔫。 暂时萎蔫(temporary wilting):降低蒸腾即能消除水分亏缺而恢复原状的萎蔫叫~ 永久萎蔫(permanent wilting):降低蒸腾仍不能消除水分亏缺,不能恢复原状的萎蔫叫~。 二、干旱致害原因 ㈠ 改变膜的结构及透性: ㈡ 破坏了正常代谢过程 1、体内水分重新分配: 2、水分不足使光合作用显著下降 干旱使光合作用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①水分亏缺造成气孔关闭,CO2扩散阻力增加; ② 叶绿体片结构改变,光系统Ⅱ活性减弱甚至丧失,光合磷酸化解偶联,叶绿素合成速度减慢,光合酶活性降低,水解加强,合成受抑制; ③ 影响光合产物运输,使糖类积累等。 3、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一般呼吸速率随水势下降而缓慢降低。有时水分亏缺会使呼吸短时间上升,而后下降 4、破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