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花卉繁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花卉繁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花卉繁殖方法的分类及各类型的含义。花卉种子繁殖、分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法、压条法、组织培养。 ■一般掌握:花卉种子萌发的条件;花卉播种前的处理方法;种子贮藏的方法;播种时期、播种方法;可进行分生繁殖的植物器官;扦插生根的条件及促进生根的方法。 [知识要点] ■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组织培养、孢子繁殖 目录 第一节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是用花卉种子繁殖的过程。 特点:简便、快速、数量大、苗株根系完整、生长健壮、寿命长的优点、容易产生变异、也是新品种培育的常规手段。 1、种子的成熟与采收 (1)成熟类型 (2)种子的采收与处理 2、种子寿命与贮藏 种子寿命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2.1花卉种子的寿命 (1)短命种子(1年以内)、 (2)中命种子(2-3年)、 (3)长命种子(4-5年以上) 2.2花卉种子的贮藏方法 2.2.1日常生产和栽培种子贮藏方法 (1)不控温、湿的室内贮藏 (2)干燥密闭 (3)干燥低温密封贮藏 (4)层积沙藏 (5)水藏法 2.2.2长期保存种子的贮藏方法 (1)低温种质库 (2)超干贮藏 (3)超低温贮存 3、花卉种子萌发条件及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3.1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1)水分 (2)温度 (3)氧气 (4)光照 3.2花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 3.2.1影响种子发芽的休眠因素 (1)硬种皮 (2)化学抑制物质 (3)胚发育不完全或缺乏胚乳 (4)存在需要低温的休眠胚 3.2.2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 (1)浸种 (2)刻伤种皮或去除影响种子吸水的附属物绵毛等 (3)药物处理种子 3.2.3播种时间与方法 (1)播种时间 (2)播种方法 1)苗床播种 ①点播 ②撒播 ③条播 2)容器播种育苗 ①盆播 ②穴盘播种 3)直播 第二节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也称营养繁殖,是用花卉营养体的一部分(根、茎、叶、芽)为材料,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而获得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1.分生繁殖 1.1分 株 1.2分 球 1.2.1自然分球 1.2.2人工繁殖 (1)十字法 (2)挖孔法 (3)分割法 1.3其他方法 (1)分根蘖 (2)分吸芽 (3)分珠芽及零余子 (4)分走茎 2.扦插繁殖 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茎、叶、根)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2.1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2.1.1叶 插 (1)全叶插 1)平置法 2)直插法 (2)片叶插 2.1.2茎 插 (1)单芽插 (2)软枝扦插 (3)半软枝扦插 (4)硬枝扦插 2.1.3根 插 有些宿根花卉能从根上产生不定芽形成幼株,可采用根插繁殖。 2.2扦插时间 以生长期的扦插为主 。在温室条件下,可全年保持生长状态,不论草本或木本花卉均可随时进行扦插 2.3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 (1)温 度 (2)湿 度 (3)光 照 (4)扦插基质 2.4促进生根的方法 (1)植物生长激素处理 (2)环剥处理 (3)软化处理 3.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把两株植物的各部分结合起来,其组织相互愈合后,培养成独立个体的繁殖方法。 3.1嫁接的原理 3.2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3.2.1内因 (1)砧木与接穗的亲缘关系 (2)砧木和接穗的生长发育状态 (3)植物类型 3.2.2外因 (1)温度 (2)相对湿度 3.3嫁接方法 3.3.1枝接 (1)切接法 (2)劈接法 (3)靠接法 (4)腹接法 3.3.2芽接 (1)“T”型芽接 (2)嵌芽接 3.3.3根接法 3.3.4平接 4.压条繁殖 4.1普通压条法 4.2高枝压条法 第三节 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使其产生完整植株的过程。 1.组织培养的应用范围与特点 (1)应用范围 良种快繁、茎尖培养脱毒、植物育种、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的生产、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研究等。 (2)特点 可控性强、节省材料、生长周期短,繁殖速度快、后代整齐一致、管理方便 2.组织培养常用的方法 2.1组织培养 2.2器官培养 2.3细胞培养 2.4原生质体培养 3.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3.1培养基成分 (1)无机盐类 (2)有机物质 (3)生长调节物质 (4)碳源 3.2培养基的种类 3.3培养条件 4.花卉组织培养的操作方法 4.1培养基配制 4.2消毒灭菌 (1)培养基消毒 (2)器皿与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