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总体国家安全观.pdf

发布:2021-08-28约7.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安才能国治, 治国必先治安。 保证国家安全,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时代新形势 不仅呼唤新的改革观、发展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在 2014 年 4 月 15 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适时提出 “要坚持总体国家 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安全观将会为破浪前行的中国 航船,构筑更为坚固的安全屏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时代性特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以往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与深化, 所涉及的 时空领域比历史任何时期都宽广, 而提出此观念的背景因素比历史任何时期都要 复杂。纵观最近的国际国内环境,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既适应时代的发展 趋势,又顺应了民意诉求,对于统筹中国发展,应对国内外安全挑战十分重要。 从国际看,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演进, 新一轮技术革命声势浩大, 全球 经济在深度调整的同时, 也出现了贸易保护主义、 投资保护主义浪潮。 美国调整 “重返亚太 ”,触发亚太国家关系的再调整; 美欧日力推四大经贸新协议试图摆脱 WTO 另搞一套,目的是抑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发展,打造更加有利于延续西 方主导地位的世界经贸格局。 虽然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 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南北差距进一步 拉大,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全球安全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 个时期国际政治局势的基本态势。 中国的周边热点持续发酵, 不稳定因素增加。 “朝核危机”使朝鲜半岛局势剑 拔弩张, 半岛形势牵动各方神经; 中国在钓鱼岛受到日本的挑衅, 并引发钓鱼岛 危机,美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有利于日本甚至“介入”的立场,以“防卫”钓鱼 岛及遏制中国;在南海,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 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 复杂化。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比较严 峻。 从国内来看,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也积累了复杂的社会 问题和矛盾。官员腐败、法治欠彰、分配不公等问题,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 和经济发展。当前,这些问题和矛盾进入敏感期、突发期、多发期,在很多地方 都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 再加上国内台 独、藏独、 疆独分子以及邪教势力趁机煽动闹事, 尤其是新疆恐怖主义分子不断 制造暴力恐怖事件,维护政治安全的压力相当大。 目前,中国经济已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 这使得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更趋复杂,挑战来自“增长减速”和“结构调整” , 来自内部和外部等多个方面, 经济运行中不确定性、 不平衡性和脆弱性凸显。 经 济转型和发展中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复杂影响。 各种因素相互交织, 相互发酵, 使中国国内外面临的安全问题相较以往更具 综合性、 复杂性及敏感性。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必须以全新的理念认识国家安 全,以全局的视角定位国家安全,以整体的思路规划国家安全。于是, “总体国 家安全观”应运而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性思维 国家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