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牌号冷轧无取向电工钢轧制工艺研究-201008金属学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轧制工艺研究 攀钢集团钢铁研究院 2010年8月 目录 0、引言 1、试验方法 2、试验结果 3、试验结果分析 4、工艺方案确定 5、工业实验 6、结论 0、引言 1、试验方法 1、试验方法 1、试验方法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2、试验结果 3、试验结果分析 3、试验结果分析 3、试验结果分析 3、试验结果分析 4、工艺方案确定 5、工业试验 6、结论 谢 谢 * * * * 李正荣 热轧工艺对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电磁性能影响很大 。 在奥氏体区开轧、铁素体区终轧,终轧温度在Ar3相变 点以下 。 通过对其变形抗力进行研究分析,制定了专门的轧制工艺。 热轧稳定性明显改善,热轧卷的成材率已提高到正常水平。 两相区变形抗力的突变导致轧制状态不稳定。 化学成分 表1 试验钢化学成分 /% 0.010 0.080 0.280 0.300 0.003 S P Mn Si C 试验设备 Gleeble3500 变形温度 Ar3=891-900C%+50Si%-88Mn%+190P%+380Al% Ar1=882-5750C%+58800(C%)2+50Si%82Mn%+170P%+380Al% 相变点计算: Ar3=898℃ Ar1=879℃ 变形温度设定(℃ ): 1050、1000、950、925、910、900、 890、880、870、860、850、840、830、800。 变形速度 变形速度计算: 变形速度设定(/s ): 10 、20 、40、60、80、100。 表2 精轧各机架对应变形速度 / s-1 100.3 99.9 83.6 57.7 31.7 10.6 F6 F5 F4 F3 F2 F1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10/s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20/s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40/s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60/s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80/s 变形抗力曲线 变形速度100/s 变形温度的影响 变形程度的影响 变形速度的影响 常规轧制 全奥氏体区轧制 与全铁素体区轧制 与常规品种曲线一致,机架变形抗力曲线平缓,轧制稳定性好,但成品性能差。 常规轧制 部分机架在铁素体区轧制 机架间强制冷却 不同机架后开冷却水 抛架轧制与强制冷却 全奥氏体区轧制时,轧制稳定性好,但成品电磁性能差。 全铁素体区轧制时,与全奥氏体区轧制时相当,影响生产节奏。 一个机架在铁素体区,轧制稳定性一般,铁素体区变形量小。 两个机架在铁素体区,保证铁素体区变形量,轧制稳定性较差,把两相区控制在机架间。 三个和四个机架在铁素体区,轧制稳定性差,即使把两相区控制在机架间也难以提高稳定性。 五机架在铁素体区,轧制稳定较好,影响生产节奏。 F4机架后强制冷却,轧制稳定性好,成品电磁性能好,但温度难控制。 抛F4机架与强制冷却,轧制稳定性好,成品电磁性能好,更有利于工业生产。 硅高,Fe2SiO4 ,1100℃-1150℃ 轧制工艺 加热 轧制 精轧入口950℃-1000℃;F4温度900℃-930℃;抛F4机架F4机架冷却水; 卷取 600℃-650℃提高卷取温度可提高磁性 热轧合格品率 40% 95% 分析结果 对变形抗力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最合适的轧制工艺 。 轧制 工艺 要提高电磁性能又不影响生产节奏,最适宜的轧制方式是有两个机架在铁素体区轧制,同时采用抛架轧制及机架间冷却水把两相区控制在机架之间。 轧制合格品率 由40%左右提高为≥95%。 * * T
100s-1
80s-1
60s-1
40s-1
20s-1
10s-1
5s-1
图表1
5s-1
10s-1
20s-1
40s-1
60s-1
80s-1
100s-1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800℃
850℃
900℃
950℃
1000℃
1050℃
-.40
.40
-140.70
-124.98
-186.15
-191.54
-151.83
-138.44
140.70
124.98
186.15
191.54
151.83
138.44
5.00
-162.66
-145.15
-193.16
-180.74
-161.85
-147.35
-.40
.40
162.66
145.15
193.16
180.74
161.85
147.35
10.00
-.40
.40
-161.15
-14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