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DP服务器设计 课程设计.doc

发布:2018-02-27约7.0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UDP服务器设计 学生姓名: 祁重顺 学 号: 1010311225 专业班级: 10计科(2)班 指导教师: 涂军 设计时间: 2012年下学期第18周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UDP是TCP/IP协议族为传输层设计的两个协议之一,它在进程与进程的通信过程中,提供了有限的差错校验功能,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协议。UDP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完成进程之间的通信,在收到分组的时候没有流量控制机制也没有确认机制,适用于可靠性比较高的局域网。由于UDP采取了无连接的方式,因此协议简单,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协议运行效率高。UDP适合一些实时的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它们要求源主机以恒定的速率发送数据,并且在网络出现拥塞时,可以丢失一些数据,但是延迟不能太大。基于这些特点,流式多媒体通信、多播等应用在传输层采用的就是UDP协议。 因为UDP具有TCP所望尘莫及的速度优势。虽然TCP协议中植入了各种安全保障功能,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开销,无疑使速度受到严重的影响。反观UDP由于排除了信息可靠传递机制,将安全和排序等功能移交给上层应用来完成,极大降低了执行时间,使速度得到了保证。UDP是一个无连接协议,传输数据之前源端和终端不建立连接,当它想传送时就简单地去抓取来自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尽可能快地把它扔到网络上。在发送端,UDP传送数据的速度仅仅是受应用程序生成数据的速度、计算机的能力和传输带宽的限制;在接收端,UDP把每个消息段放在队列中,应用程序每次从队列中读一个消息段。在T?C?P?/?I?P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T?C?P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而另一方面,?U?D?P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它只是把称作数据报的分组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性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 4、2服务器的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客户机一方的工作流程如下: 打开通信信道(申请一个套接字),并连接到服务器在主机的保留端口,该端口对应服务器的UDP进程。 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报文,等待接收应答。 从服务器方收到最终应答结果,或在不再请求时关闭信道并终止客户机进程。 服务器一方的工作流程如下: 打开通信信道(申请一个套接字),通知本地主机在某一保留端口接收客户机请求。 等待客户机请求到达指定端口。 接收到请求,启动一个新进程处理用户请求,同时释放旧进程以响应新的客户请求,一旦服务完成,关闭新进程与客户的通信链路。 继续等待客户机请求。 如果不想响应客户机请求,关闭服务器进程。 4、3主要功能模块如下: 发送 BOOL CUdpSock::SendBuffer(char *buff,DWORD dwBufsize,struct sockaddr FAR *lpTo) { m_lock.Lock(); WSABUF wsabuf; WSAOVERLAPPED over; DWORD dwrecv; DWORD dwFlags=0; DWORD dwRet; BOOL fPending; int nRet; //建立 WSABUF和WSAOVERLAPPED 两个结构体 fPending=FALSE; nRet=WSASendTo(m_Socket, wsabuf, 1, dwRecv, IpTo, sizeof(sockaddr), over, NULL); if(nRet!=0) { //检测是否是因为传输未完成而造成的错误 else { //否则给出出错信息 } } //如果是I/O未完成 if(fPending) { //等待完成请求或结束事件 dwRet=WaitForSingleObject(over.hEvent,60000); //判断是否是接收方发出的信号 if(dwRet==WAIT_TIMEOUT) { CloseHandle(over.hEvent); TRACE(WA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