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生态恢复及其重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生态恢复的目标在于通过生态恢复,提高植物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实现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减少对人类的污染,并尽可能带来视觉和美学的享受。文章从生态恢复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重点探讨了恢复生态的工程与技术在恢复生态中的调控作用,并详细介绍了生态建设的三种模式,为不同环境特征设计和优化调空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模式。
关键词: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空间分析
Abstrac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restore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cology, plant coverage and improve soil fertility. regional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tability, and maintain the health of ecosystems to human reduce pollution and, if possible, bring the visual and aesthetic enjoyment. From basic theory an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cusing on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ecosystem restoration projects in the regulation. and a detailed brief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odels, different features for the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air regulation c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model.
Key words : Loess Plateau, ecosystem restoration, spatial analysis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陕西北部,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它介于北纬34°48′~39°35′和东经107°28′~111°15′之间.总面积8.06×104km2,约占陕西省总面积的39.05%,行政上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该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之一,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黄河中的泥沙每年有8亿吨来自陕北地区,占三门峡以上河段输沙量的一半,因此,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是陕北地区乃至整个黄河流域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然地理状况
陕北黄土高原以土壤侵蚀作用强烈、水土流失严重而著称.其特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黄土层深厚,土壤侵蚀作用强烈;降水量相对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自然灾害频繁等.实际上,陕北黄土高原目前已成为一种支离破碎的沟壑农业生态系统.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以下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础条件.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大部分被50~200m厚度不等的第四纪黄土所覆盖,特殊的黄土地质为该区强烈的土壤侵蚀提供了物质条件.其次,地表起伏大和地面破碎是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地貌条件.另外,该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总之,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是造成目前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2)人口增加和需求上升对生态系统过分施压,超出了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要素的循环规律导致生态破坏.如1998年,全省范围内,陕北地区经济承载力为0.65,仅为关中地区的一半左右(正常值=1).其次,当地的社会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居民长期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把满足生存需要、提高福利水平和改善生活条件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以土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农业生产上,因人口增加而导致的需求增长,主要靠扩大资源开采力度来满足,技术和其它因素的贡献率则很小.
目前,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已为人工植被所代替,直接导致了该地区的土壤肥力降低, 而土壤肥力低又反过来限制的植被的发展,因此在黄土高原地区这种人口增加、需求不断上升和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又很低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需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