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承台施工技术交底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建铁路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工程
DK22+292至DK38+975
桥涵施工作业
技术交底书
交底:
复核:
批准:
接收:
编号:
中铁十局集团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项目经理部
技术交底书
主送单位 施工图号 施工部位 发送日期 一、工程概况
新建湄洲湾南岸铁路支线三工区管段,共有涵洞53座,其中盖板涵48座,框架涵5座,框架桥3座。
二、施工组织安排
1.劳动组织
(1)劳动力组织形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各架子队作业班组、各工种劳动力上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安排确定,分批组进场。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调配施工人员,确保作业层、各工种之间相互协调,减少窝工、施工人员浪费现象。
主要人员配置见下表。
每个架子队人员配置
序号
职务
人员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技术负责人
2
3
质检工程师
2
4
专职安全员
2
5
技术人员
4-6
6
工班长
6-8
7
试验人员
2-3
8
测量人员
2-4
9
钳工
2-3
10
机械工、普工
30-50
2.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具配置有:挖掘机、装载机、切断机、调直机、电焊机、振捣棒、发电机、砼运输车、吊车等常用施工机械。
3、施工工期及要求满足整体工期要求
三、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3.1、涵洞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地基处理(水泥搅拌桩施工或换填砂卵石)→基坑开挖 → 基底处理垫层施工 → 涵身基础施工 → 涵身边墙施工→ 端、翼墙基础施工 → 端、翼墙施工 → 防水、保护层施工 → 附属工程
3.2、涵洞施工工艺流程图
盖板涵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3.3、地基处理
3.3.1水泥搅拌桩施工
水泥搅拌桩成桩采用深层搅拌机、履带式起重机、灰浆搅拌机、灰浆泵、冷却泵及其配套设备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和方法如下:
施工准备,做好现场 “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清除完地下以及高空的障碍物后,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要施工的桩位。
桩机就位:打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机身垂直,在施工时不发生倾斜。
施工中,先将深层搅拌机用钢丝绳吊挂在起重机上,用输浆胶管将贮料罐砂浆泵与深层搅拌机接通,开动电动机,搅拌机叶片相向而转,借设备自重,以0.8-1.0m/min的速度沉至要求的加固深度;再以0.5-0.8m/min的均匀速度提起搅拌机,与此同时开动砂浆泵,将砂浆从深层搅拌机中心管不断压入土中,由搅拌叶片泥浆与深层处的软土搅拌,边搅拌边喷浆直到提至地面(近地面开挖部位可不喷浆,做于挖土),即完成一次搅拌过程。用同法再一次重复搅拌下沉和重复搅拌喷浆上升,即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8”字形。
施工中水泥、粉煤灰应严格按设计的的配比拌制,并应有防离析措施。起吊应保证起吊设备的平整度和导向的垂直度。成桩要控制搅拌机的提升速度和次数,使连续均匀,以控制注浆量,保证搅拌均匀,同时泵送必须连续。
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土层下沉过慢时,方可适量冲水,但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
所有使用的水泥都应过筛,制备好的浆液不得离析,泵送必须连续。拌制水泥浆液的罐数、水泥和外掺剂用量以及泵送浆液的时间等应有专人记录;喷浆量及搅拌深度必须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认证的监测仪器进行自动记录。
当水泥浆液到达出浆口后应喷浆搅拌30s,在水泥浆与桩端土充分搅拌后,再开始提升搅拌头。
3.3.2换填施工
部分采用砂夹卵石换填的盖板涵,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清底,机械开挖至距设计标高30cm时采用人工清底避免扰动地基。基坑底面平面尺寸应按 基础换填尺寸大小每边加宽0.5米,基坑范围以外四周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人工或水泵将基坑内的积水排出坑外,防止基坑遭水浸泡,影响基底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及开挖深度进行放坡开挖,一般坡度取1:0.75。弃土堆距离基坑坡口线不得小于1米,堆土高度小于2米。盖板涵基坑开挖后,立即以静力触探法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查,如地质情况与设计相符,立即对基底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换填使用砂卵石粒径不得大于10cm,含泥量小于5﹪,采用分层夯填,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重型压路机压实,压路机无法压实的采用人工夯实,对换填层逐层检测,需同时满足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要求。检查合格后人工清理整平设计标高。基底高程允许误差为:土质+ 50mm,石质+50、-200mm。然后由质检工程师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报验合格后,按设计浇筑混凝土垫层。
3.4、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施工详见“桥涵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