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7讲基础与土方工程.ppt

发布:2017-04-22约3.58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七讲 基础与土方工程 ; 一、概述: (一)常见的房屋基础 ; 一、概述 (二)工程量计算顺序:;二、土方工程 (一)有关规定:;二、土方工程(一)有关规定:;二、土方工程(二)土方工程中分项工程的概念:;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二、土方工程(三)工程内容、特征和工程量的计算;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一)项目的划分:;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一)项目的划分:;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一)项目的划分:;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一)项目的划分:;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二)项目特征:;三、现浇混凝土基础(三)工程量的计算:;三、现浇混凝土基础;四、砖石基础;四、砖石基础;四、砖石基础;五、基础墙身砂浆防水(潮)层; 六、例:如下图,基础混凝土C20,垫层混凝土C10,1砖厚标准砖墙,±0.00以下用M5.0水泥砂浆实砌,砖基础顶做防水砂浆基础防潮层20厚,基础墙身抹防水砂浆一遍,防水砂浆配合比1:2加5%防水剂,三类土,交付施工标高-0.50。 试计算土方、基础、防潮层工程量,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六、例 工程量计算顺序:; 如下图,“彩色粗虚线”为垫层平面的范围, 挖土工程量按“垫层的面积×挖深”计算。;解: 第一步,统计: 独立基础(按个统计): J1 ,共4个; J2 ,共4个; 带型基础(按m计) : 1-1基础底净长线长 (12+6) ×2 - 1.2×4(个)- 1.6×4(个)= 24.8 m 1-1垫层底净长线长 24.8 - 0.2×8(段)= 23.2 m 2-2基础底净长线长 (6 - 1.6) ×2(段)= 8.8 m 2-2垫层底净长线长 8.8 - 0.2×2 (段) =8.4 m;第二步,计算土方工程量(回填土以后计算): 1、平整场地(码:010101001001) ,三类土 S=12.24×6.24=76.38 (m2) 2、挖独立基础土方 J1(码:010101003001) ,底1.4×1.4, 挖土深=1.7 - 0.5 = 1.2 m,三类土 V=(1.4×1.4×1.2)×4=9.41 (m3) 3、挖独立基础土方J2(码:010101003002) ,底1.8×1.8, 挖土深=1.2m,三类土 V=(1.8×1.8×1.2)×4=15.55 (m3) 4、挖带型基础土方1-1(码:010101003003) ,宽1.2m, 挖土深=1.2m,长23.2 m,三类土 V=1.2×1.2×23.2=33.41 (m3) 5、挖带型基础土方2—2(码:010101003004) ,宽1.4m, 挖土深=1.2m,长8.4 m,三类土 V=1.4×1.2×8.4=14.11 (m3);第三步,计算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1、C20独立基础,(码:010401002001) ,C10垫层100厚 ① J1 ,共4个: V1 ={A×B×H+ [A×B+a×b+(A+a)×(B+b)] ×h/6}× 4(个) = {1.2×1.2×0.6+[1.2×1.2+0.6×0.6+(1.2+0.6) × (1.2+0.6) ] ×0.2/6}×4(个) = 4.128 (m3) ② J2 ,共4个: V2 ={A×B×H+ [A×B+a×b+(A+a)×(B+b)] ×h/6}× 4(个) = {1.6×1.6×0.6+[1.6×1.6+0.6×0.6+(1.6+0.6) × (1.6+0.6) ] ×0.2/6} ×4 (个) = 7.183 (m3) ③ 汇总, V总= 4.128 + 7.183 =11.31 (m3);第三步,计算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2、C20带型基础1-1(码:010401001001) , C10垫层100厚, ① 1-1,基础底宽1m,共24.8 m V 1-1 = 长度 × 截面面积 + T型搭接体积 = 24.8× (1×0.4+0.3×0.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