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山东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耳鼻咽喉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213 )
一 培养目标
热爱祖国,品德优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培养博学多才,在耳鼻咽喉科学领域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本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如果第一外语不是英语,则第二外语必须选英语。
身心健康。
二 研究方向
头颈肿瘤及喉气管狭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喉癌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晚期甲状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颈段食管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喉气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头颈部缺损Ⅰ期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二氧化碳激光在喉部疾病微创外科治疗的应用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研究;OSAS患者;OSAS;OSAS患者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
主要内容包括:在分子水平上系统研究研究嗅觉的感受和传导机制;细胞色素P450与嗅化学感觉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与头颈肿瘤的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颅底解剖的临床应用研究;前中侧颅底手术入路研究;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的手术治疗;内镜下桥小脑角手术。
听力重建
主要内容包括:传导性耳聋的手术治疗;感音神经性聋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鼻内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鼻内镜下鼻窦解剖的临床应用研究;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鼻内镜下鼻眼相关外科的临床研究。
三 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四 应修总学分数
应修总学分不少于15学分,其中必修不少于13学分,选修不少于2学分。课程学习时间由导师组根据科研工作安排确定,在申请答辩之前修完全部学分。
五 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
(一)必修课:
1、 学位公共课6学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学分
第一外国语 3学分
专业外语 1学分
2、学位专业课:2学分
3、前沿讲座5学分:
前沿讲座旨在使博士生了解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重大学术问题和前沿性问题,提高博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交流能力,前沿讲座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主要采取3种方式:
(1)参加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会2学分
参加院系或学校组织的学术讲座 0.1学分/次
参加全国性及更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0.2学分/次
(2)综述或课题报告2学分
要求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做综述或科研报告6-8次,其中至少在学科或院系报告2次。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能获得学分。
在本研究所做的综述或报告 0.2学分/次
在学科做的综述或报告 0.4学分/次
在医学院做的综述或报告 0.6学分/次
(3)课题计划书撰写1学分
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一份科研基金计划书,要求立题新颖、思路清晰、课题设计合理。由导师组进行评审,评审合格方可获得学分。
(二)选修课:不少于2学分。
(三)补修课: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本专业硕士生主干学位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及博士生学习的学位课程中有与应补修的课程相同,且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免考。
六 中期考核
博士生实行中期考核制度,要求在第三学期完成。由5-7名专家组成考核委员会负责对博士生入学以来的思想表现、科研能力、论文的设计与准备及健康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评。考核合格者进入博士论文研究与写作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 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选题和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博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博士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工作前必须先进行开题报告,听取专家意见,完善论文思路,开题报告要求在第二学期完成。
2、学位论文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按照《山东大学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3、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4、学位论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临床耳鼻咽喉科学杂志
耳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