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上金矿区褶皱构造对矿体的控制及找矿方向-矿床地质.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矿 床 地 质
2008 年 MINERAL DEPOSITS 第 27 卷 增刊
寨上金矿区褶皱构造对矿体的控制及找矿方向∗
The control of fold structure over ore bodies in the Zhaishang gold deposit and
the ore-prospecting orientation
1, 2 3 1
赵文川 ,肖 振 ,侯红星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二总队,河北 廊坊 065000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00083 ;3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北京 100011)
1 2 1
ZHAO WenChuan , XIAO Zhen and HOU HongXing
(1 No. 2 General Gold Part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Langfang 065000, Hebei, China; 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3 China National Gold Group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11, China )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寨上矿区构造体系对矿体的控制,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及褶皱构造对矿体控
制作用的分析,对该区的找矿方向进行预测,指出矿区最北侧的 19 号脉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南矿带的脉体浅部
有一定工作价值。
关键词 地质学;金矿床;褶皱构造;找矿方向;寨上
寨上金矿区位于甘肃省岷县,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 104°09′00″ ~ 104°27′00″;北纬 34°27′00″ ~
34°36′00″,区内交通较为便利,距212 国道约 15 km,距宝兰铁路线陇西站 140 km,距兰州 300 km 。本区
处于岷(县)-礼(县)成矿带的西部(于岚, 2004 ),带上分布有岷县鹿儿坝金矿、礼县李坝金矿(彭
素霞等, 2007 )等较多的金矿床,矿区成矿物质具有多源多期的特点,系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相互作用的
产物(陈勇敢等,2004 )。至 2007 年底,矿区圈定 22 个工业金矿体,金资源量(333 )+ (334 ) 已达到
特大型规模(赵文川等,2007 )。但该区基础研究还较薄弱,特别对矿区的控矿构造研究较少,没有专门
的文章进行研究。
1 区域地质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 Ⅰ)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Ⅱ)临潭-天水褶皱带(Ⅲ)红
崖-马坞镇断裂带(Ⅳ)(路彦明,2006 )。受“祁吕系”影响,形成“茶固滩帚状构造”体系(图 1)。出
露地层主要有中泥盆系白云质灰岩、灰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