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正能量故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晨会正能量故事
罗伯特梅里尔是美国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他演唱了很多著名歌曲,有很多位美国总统听过他唱歌。
罗伯特在乡下长大,小时候有点口吃,同学们经常嘲笑他,因此那时的他很自卑,害怕和别人交流。上课时他害怕老师提问,所以总是躲避着老师。罗伯特十五岁时,世界经济大萧条,他只好辍学回家。不过,这让罗伯特感觉很高兴,因为他终于不用再忍受同学们的嘲笑了。回到家后,罗伯特跟着父亲一起去送货。
罗伯特的母亲是一位业余歌手。罗伯特耳濡目染,对唱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经常在家里唱歌,而且一唱歌,他的口吃就不治而愈了。母亲见罗伯特这么喜欢唱歌,就带他去拜见一位很有名望的声乐老师,老师答应教他声乐。正是这位老师,改变了罗伯特的一生。
母亲和罗伯特并没有把他学习声乐的事情告诉父亲,因为他们害怕父亲会反对。不过后来父亲知道了罗伯特学习声乐的事情,也并没有阻止他。
罗伯特十八岁那年,有一次他在送货的路上看到一个旅游庄园要招收一名暑假工,给庄园的女生合唱队当助手,罗伯特忍不住报名参加。在选拔时,他上台唱了一首歌,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得到了这份工作。在演出之前,他非常紧张,但是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演出。当他第一次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时,他激动得哭了出来,他知道他的这条路选对了。
尽管罗伯特每次演出前都会紧张,但是他只要站在舞台上,胆怯就会消失,这进一步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他最终成为美国最负盛名的男中音歌唱家。
罗伯特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但是只要努力克服,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或许还能成为前进的动力哟!
1923年,美国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了,公司里的几位工程技术人员百般努力都无济于事,眼看要影响到整个生产计划。福特心里焦急万分,没办法,他只得到一个小厂里去请来一位很傲慢但据说对电机特别内行的德国籍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名叫斯特曼斯,他来到福特公司后只要了一架梯子和一根粉笔,然后爬上爬下在电机的各个地方静听空转时的声音。不久,斯特曼斯用粉笔在电机的左边一个小长条地方划了两道杠杠,对福特说:“毛病出在这儿,多了16圈线圈,拆掉多余的线圈就行了。”
技工人员似信非信,但只能照他的话试试运气。不料电机果真奇迹般地正常运转了。大家都对斯特曼斯表示感谢。斯特曼斯却傲慢地说不要感谢,只要1万美元的酬金,并对目瞪口呆的众人说:“粉笔画一条线不值一美元,但知道该在哪里划线的技术超过9999美元。”
福特心里清楚,斯特曼斯尽管傲慢,会使自己失面子,但却是真正的人才,是企业走向发达的根本之所在。所以他不仅愉快地付了1万美元酬金,而且表示愿用高薪相聘。
谁知斯特曼斯毫不为所动。他说他现在的公司曾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救过他,他不可能见利忘义背弃该公司。
福特一听,更觉得斯特曼斯讲信用、重情义,如此人才实为企业所必需。于是,福特毫不犹豫地花巨资把斯特曼斯所在的公司整个买了下来。
以福特之地位和财势,竟愿意“丢面子”忍受斯特曼斯的冷嘲热讽,是因为福特清楚成大事者必以人为本,斯特曼斯便是他赚取更多钱财的无价之“青山”,所以他也敢于不惜工本留下斯特曼斯这块“青山”。
人的“身段”是一种“自我认同”,并非坏事,但这种“自我认同”也是一种“自我限制”。在非常时刻,应该学会放下“身段”,否则会让自己无路可走。
西方中世纪的神权高于王权,最高权威是教皇,他凌驾于各国国王之上,具有无上的权力。在一系列的权力冲突中,教皇差不多总是当然的胜利者。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获得更多的独立性;教皇则想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开除出教”是最令人害怕的一种惩罚,它等于宣布剥夺了一个人的一切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甚至生命。当时亨利四世在国内的基础并不稳固,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的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1077年1月,亨利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请罪忏悔。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