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良好的礼仪素养对教师的意义.doc

发布:2017-08-07约小于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良好的礼仪素养对教师的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加强,在社会交往中,礼仪已成为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心意的重要形式,也成为彼此间增进了解和友谊的联系纽带。礼仪是一种文化,礼仪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它构成了一个人的形象的重要侧面,是其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及素质的综合表现。 对于教师来说,礼仪更是尤其重要。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教师外在的音容笑貌、衣着发式,内在的人格魅力,如优雅的举止、渊博的知识、翩翩的风度,无形之中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过:“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在课堂这个犹如演出的舞台,教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教师的整体形象集语言、形体表演、手势造型于一体,必须以其非凡的吸引力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对学生知识吸收、情操陶冶和思想教育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者,是传统道德的会聚者和弘扬者,是社会道德的倡导者,是未来道德的启迪者。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广的知识经验、现代化的教育能力和健康的身心,还要有为人博师表、受人尊重的外在形象。可见,一个教师拥有良好的礼仪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帮助教师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这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所决定,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教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从而在心理上为教师定位,为自己与教师的关系划定距离——是可亲可信,还是反感讨厌?虽然在以后的接触中,教师的德、才、学、识会让学生逐步了解,但美好深刻的“第一印象”,会促进教师良好的内在素养与外在形象的有机融合,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大有益处。 其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凭自己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事物的认识态度,它的形成,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的。这种威信,集中表现在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