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2年广东省思品中考试卷分析及2013年中考命题预测.ppt

发布:2016-12-29约1.25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2012年中考试卷分析 (一)命题思路 (二)试卷结构 (三)选材特点 (四)存在问题 二、2013年中考命题预测 (一)试题特性 (二)命题预测 (一)命题思路 从总体上看,试题体现了课改理念,贯彻课标要求,体现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1.注重考查基础不变,重在活学活用。 2012年的试卷,基础题约占65%,均能立足于基本知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考查,把考查的重点放在有利于学生今后发展的主要内容上,而且重在活学活用,几乎没有死记硬背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知识储备的综合提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例如: 选择题第10题,既考查了与老师的交往,又考查了是非善恶观; 简答题第29题,既考查了维护民族团结的知识,又考查了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辨析题第30题,既考查了考纲第一部分的“自尊”,又考查了第二部分的“平等”; 分析说明题第31题,综合考查了珍爱生命、见义勇为、勇担责任、关爱集体、知错就改、理解宽容、维护正义等若干个考点。 2. 坚持能力立意不变,强化选拔功能。 (1)从主观题及其问题设计的开放性中突出能力要求 分析说明题第31题 综合探究题第32题 阅卷要求 以上题目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探究性、活动性和综合性,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符合中考需要强化选拔功能的要求。 同时,对有创意、能结合个人和社会实际、有与教材不同、并能紧扣题意的正确观点,给予酌情加分,这就是突出能力要求。 3.创设情境的命题手法不变,凸显德育功能。 情境类试题比较多,包括 选择题第4、10、11、13、17、22、25、28题 辨析题第30题 分析说明题第31题 共2大题8小题,38分。 4.知识范围缩减,减轻学业负担。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我省思品考试考查的知识范围进行了显著的缩减,2009年、2010年分别为91个、92个,在2011年考查的知识点达到顶峰的93个后,2012年缩减到81个,比2011年减少12个,减少的幅度达到12.9%。而2013年进一步缩减到62个,比2012年减少19个,减少的幅度达到23.46%;比2011年减少31个,减少的更高达33.33%。 而从2012年试题来看,客观题和主观题覆盖了“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等33个考点以及“民族团结”的内容。突出考纲内容的重点及2011新课标的要求——公民意识即责任意识、环保意识、交往品德。 5.题型题量调整,与高考接轨。 一是2012年不直接考时政题目,时政只出现在背景材料中,而2011年还有5道(共10分,占10%)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纯粹的时政题目。这是与高考接轨。 二是题型、题量、分值、设问变化。 6.难度适当下调。 基础题约占65% 稍难题约占20% 较难题约占15%。 难度系数在0.71,比2011年稍显容易。 2012年广东省中考思品试卷难度情况一览表 试题难度下降的原因: 一是从客观题来看,选择题取消了多选题,增加了单项选择题,这是难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二是从主观题来看,主观题的设问比较直接,少了往年的那种转弯抹角;同时,四道主观题,有三道(除简答题外)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的,少了2011年的那种“文化强省”、“幸福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理论性较强的问题。 (二)试卷结构 试卷共分五大题 第一大题单选题,共28题56分,占全卷分值的56%; 第二大题简答题,共1题8分,占全卷分值的8%; 第三大题辨析题,共1题10分,占全卷分值的10%;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共1题12分,占全卷分值的12%; 第五大题综合探究题,共1题14分,占全卷分值的14%。 试卷结构完全符合考纲要求。 “成长中的我”占26%(考纲规定占20%) “我与他人的关系”占22%(考纲规定占30%)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占42%(考纲规定占40%) “民族团结教育”占10%(考纲规定占10%)。 内容结构和考试大纲的规定基本一致。 (三)选材特点 1.体现时代特色。 2012年广东思品试题体现时代特色情况 2.突出地方特色。 试题突出广东的地方特色,在选材上注意开发和挖掘我省的考试资源,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创设情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