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着手大处着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细节着手大处着眼
王彩珍 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 730300
学生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蒙昧无知,有缺点,不懂事,甚至会犯错误。我们的教育就是使学生尽量不犯或少犯错误,但绝对不准学生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关键是怎样帮助犯错误的学生,让他们知错并改错。尤其是对那些“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来说,批评、请家长之类的“药”早已失效,一味的批评只能增加其逆反性,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正如一学生在日记里写的一样:我每天进几次老师的办公室已“不成问题”,而每一次流着眼泪出来已是“家常便饭”,等回到教室,仍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惹老师生气,似乎成了我的“绝活”,反正我已是“臭名昭著”,一次错和十次错对我来说没什么两样。是啊,一次是错,十次也是错,对这些早已听惯了训斥的“刺头”们而言,自尊自信为何物已无关紧要,“破罐子破摔”似乎已成定局,是不是他们真的已“无可救药”呢?
心理研究表明:每一个学生从心底里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鼓励,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心理的满足。在多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慢慢发觉只要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能够心平气和地静下心来,本着平常心,与学生站在同一层面上,给学生一次申辩错误的机会,以唤醒他们的尊严,还给学生一份尊重、信任和理解,他们还是乐意改正错误的。因为,再不好的孩子也有向善的心、向上的愿望,在他们脆弱的内心深处也渴望拥有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往往能促使他们痛改前非、积极进取。
就拿迟到这件小事来说吧,哪个班主任不为之头痛?任你好说歹说,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万般无奈之下,我找来经常迟到的几位同学:“这样吧,对迟到的事,老师今天也不说你什么,老师只想告诉你,见过法庭上的辩护律师吧,今天你也为自己当一回辩护律师,自己为自己辩护,来证明自己迟到不算错或者错误不严重,怎么样?”他们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真的?”“是。”然后就喜滋滋的走了。第二天早上,他们几个拿来了“申辩书”,好家伙,平时作文写不满一页,今天竟洋洋洒洒地两大张。从人的生理规律谈到学生科学的睡眠时间,从计算到校时间谈到晚上作业时间,再谈到就寝时间,外加现在的“钻货”多、闹钟不响等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按时起不了床而迟到。
分析得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嘛,逻辑条理也很清晰,写得不错!
整个上午我心里盘算着如何抓住这一时机,既给他们面子,又能达到说服教育的目的。下午教育课上,我让其中一位同学上台做“辩护”演讲,其他同学饶有兴趣地听完后,报以热烈的掌声。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同学们的反应,只见有几个在低声交谈:“这是做检查吗?”大多数学生则用观望的态度看老师如何收场。刚才演讲完的那个同学仰着头得意地望着我,言外之意是:“看我怎样?不错吧!”见教育时机成熟,我首先表扬了他善于查找资料、勤于动脑动手的探究创新精神,提倡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听到表扬,他一脸灿烂,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接着,我话锋一转,指着墙上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问:“那上面写的是什么?”“不迟到早退。”他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啊,我们全班66名同学中有60名同学没有迟到记录,那就说明:那些干扰我们按时到校的因素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是可以战胜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克服自身弱点的勇气和决心,愿不愿意战胜自己的懒惰。”说到这儿,只见张同学站起来红着脸说:“老师,我错了。其实不是我醒不来,而是起来后爱磨蹭。请同学们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改正的。请大家相信我!”接下来其他几位同学也表示不再迟到。就这样,一件令人头痛的事解决了,以后班上迟到的现象也越来越少了。后来的表现确实证明他们说到做到了,并且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通过这件事,我想,作为学生在人格上和教师是平等的,为什么不多给孩子们一次说话的机会呢?为什么不多听听孩子们的想法呢?对学生的缺点为什么不可以宽容一些呢?做老师的更没有必要死抠住学生的某些过错不放。在对待问题上允许学生持反对态度,更允许学生为自己的错误申辩,能耐心地听完学生的申诉,给予肯定和引导,学生才能敞开心扉,向你倾诉,与你交流,你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结,去其心病,使学生健康成长。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不是对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袒护和放纵,而是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给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从自卑、恐惧中摆脱出来,消除顾虑,还给学生??份尊重、信任和理解,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信任和理解,由消极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进取,成为学习的主人。
魏书生说过:“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最主要的不仅是教给学生眼前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
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新课程要求以人为本,它要求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