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西医儿科课件 小儿腹泻.pdf

发布:2017-06-25约1.19万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第二临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 廖若莎 廖若莎 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 1、教学重点:掌握腹泻的诊断要点、辨 证论治以及重证的中西医抢救方法。 、教学难点:泄泻重证的诊断和西医治 疗中的液体疗法。结合中医伤阴伤阳理解 脱水征。液体疗法的 “十六字”方针。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2002年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 ,2004 WHO/UNICEF. Clinical management of acute diarrhea ,2004 18% 25% 急性呼吸道感染 15% 腹泻 疟疾 麻疹 艾滋病 围产期疾患 23% 其它 10% 4% 5% Sources: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3, WHO,Geneva. 概 述 概 述 定义:小儿腹泻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乳 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引起大便 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 征的病证。 发病情况:年龄、季节、转归、预后 范围:小儿腹泻病 (消化不良、秋季腹 泻、肠功能紊乱、婴儿乳糖不耐受性腹 泻)。 概 述 概 述 古医籍认识: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湿胜则濡泄”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胃肠嫩弱, 因解脱逢风冷乳食不消而变生吐利也。”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论》:“ 皆由脾胃弱, 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所致也。”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指出:“小儿泄 泻认须清,伤乳停食冷热惊,脏寒脾虚飨水泻, 分消温补治宜精”。 病 因 病 机 病 因 病 机 病因:外感六淫、饮食内伤、脾胃虚弱 病机:脾胃运化失常,分清别浊功能受 损,清浊相干,并走于大肠。 病因病机示意图 病位:脾胃 西医病因病机 西医病因病机 发 病 机 制 发 病 机 制 消化道内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及原虫感染 感染因素 呼吸道、泌尿道、中耳炎、及其他 消化道外: 急性感染性疾病 内在因素:胃酸度低,胃肠道分泌型IgA低; 各种消化酶分泌少、活性低 非感染因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