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监测 护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7.压力骤增。家庭变故、工作压力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如果压力来源持续存在,需要频测血糖。 8.忙碌。忙碌本身会让血糖升高,另外也容易让人忘记测血糖,甚至忘记吃饭。因此,忙的时候不妨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9.锻炼。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接下来又能降低血糖。应该咨询医生,看看运动前可以接受的血糖是多少。锻炼时要把应急的甜食和手机、血糖仪带在身边。 10.感觉任何不适。糖尿病人应该对身体的暗示保 持敏感,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尽快测血糖。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发生饥饿,大部分是由于低血糖。但有时却不尽然,这是为什么呢? 人是如何感到饥饿的?一般说来,健康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血糖刺激了负责饥饿和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使人产生饱感。如果血糖降低,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产生了饥饿感。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原来,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才能像汽油进入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产生能量。 患糖尿病后,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出现“细胞饥饿”,而产生饥饿感。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出现“饥饿”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查一下血糖,血糖结果不仅不低,反而很高。如果此时再大量进食,会使血糖更加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当感觉“饥饿”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查血糖,以鉴别血糖到底是低还是高,因为“饥饿”不等于低血糖。 血糖仪使用的细节 采血部位应轮换 皮肤消毒有讲究 挤血测糖不可取 血糖仪使用的细节 省钱也要讲安全 测试误差巧排除 正确存放和保养 导致测试误差的原因 血糖仪代码和试纸代码不一致 试纸过期 试纸保存不当 导致测试误差的原因 操作方法不正确 取血部位有消毒液残留 采血方法不当 血糖仪不清洁 导致测试误差的原因 长时间不进行血糖仪的校准 电池电力不足 其他因素:血液的红细胞压积、血脂浓度、低 血压、缺氧、药物干扰等。 做好良好的血糖监测记录 每次血糖监测的时间、血糖值 每天的饮食摄入量及进食时间 每天的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做好良好的血糖监测记录 每天的用药量及时间 特殊的症状:比如强烈的口干、乏力、饥饿感、心慌、冷汗等 谢谢 * 创新PPI 控酸更出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 王 燕 2013-9-25 相关概念 血糖: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相关概念 血糖监测:临床上用于能够直接了解机体实际的血糖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从而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一门科学技术。 正常人血糖的参考值是: 空腹血糖: 3.9--6.2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 3.9—7.8mmoL/L 低血糖标准 成人2.8mmol/L 诊断糖尿病标准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或 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实验2 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 为糖尿病。 血糖监测的时段 二段血糖:空腹+早餐后2小时 四段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 五段血糖: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10pm) 七段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 +睡前(10pm) 八段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 +睡前(10pm) +凌晨(2am) 血糖监测的意义 更好的掌控自身的血糖变化,对生活规律,活动,运动,饮食以及合理用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可以帮助患者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到医院就医。 反映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结果,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