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右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B溶液中得到晶体宜采用的方法是 (2)B中混有的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 (3)A中混有的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结晶 降温结晶 T/℃ S/g A B C 0.01克 8克 运用结晶法可分离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使某一种物质先结晶析出。 蒸发溶剂结晶 青海湖里含有丰富的食盐(NaCl)和纯碱(Na2CO3)资源,生活在湖区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夏天晒盐”是因为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冬天捞碱”,是因为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冬天气温降低,纯碱易结晶析出。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气体的溶解度指在101 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1)内因: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2)外因: 升高温度,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增大。降低压强,溶解度减小。 (见 P38 讨论) 温度、压强 知识运用 (1)夏天鱼常浮头,而冬天则少见,说明了什么? (2)雷阵雨前鱼常浮头,说明了什么? 夏天温度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水中缺氧 雷雨前,大气压强减少,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水中缺氧 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法的不同处: 气体溶解度:在1体积水中 (1)溶剂的量不同 固体溶解度:在100g水中 固体溶解度大小:只受温度影响 气体溶解度大小:既受温度影响,又受压强影响。 (2)条件不同 (3)单位不同 固体溶解度单位:克 气体溶解度单位:体积的单位 做 P40 课后习题 *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含义 2、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阅读指导 1、什么是饱和溶液?什么是不饱和溶液?P34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如何相互转化?P35 3、什么是结晶?结晶的方法有哪些? P34-35 问题: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物质的溶解限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 9-5 、9-6 】 操作 现象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全溶 部分溶 结论:在一定量水中,溶质的溶解能力有一定限度的。 操作 现象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全溶 部分溶 全溶 影响某溶质溶解限度的因素之一:溶剂的量 全溶 影响某溶质溶解限度的因素之一:温度 全溶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一)概念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理解关键词: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这种溶质 硝酸钾饱和溶液 加入少量 高锰酸钾 说明: 1.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能 继续溶解高锰酸钾 2.此液为硝酸钾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不饱和溶液 [练习] 20度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 133 36 136 136 再加硝酸钾 【实验 9-5 、9-6 】 操作 现象 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 再加15mL水,搅拌 全溶 部分溶 操作 现象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冷却 全溶 部分溶 全溶 全溶 全溶 晶体析出 结晶 饱和溶液 判断:实验9-5、实验9-6中,溶液属于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1) 一般说来,在保持温度和溶剂的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溶解,则说明是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则说明是不饱和溶液。 (2)有未溶解的溶质时为饱和溶液。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结晶】溶解在溶液里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析出,叫做结晶。 硝酸钾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一般规律: 饱和溶液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不饱和溶液 2、特殊规律:[Ca(OH)2] 饱和溶液 降低温度 升高温度 不饱和溶液 结晶 冷却 3、结晶的方法: (1)降温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 (2)蒸发溶剂结晶 蒸发溶剂 海水晒盐(蒸发溶剂结晶) 海水中含有较多量的Na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