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北士林区阳明山国民小学96学第2学期艺术与人文领域教学简案.doc

发布:2018-05-06约2.2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臺中市外埔區外埔國民中學102學年度第2學期資源班數學領域教學檔案 教學主題 數學 教學年級 三年級資源班 單元名稱 等 差 數 列 教學節數 4節 教學設計者 林建達 教學者 教師 教具準備 康軒文教課本第六冊及圖表 學生 材料準備 康軒文教課本第六冊 教學日期 103年 4 月 日 教學地點 資源班教室 能力指標 A-3-7 能察覺數量模型與數量模型之間的關係。 N-2-17 能察覺簡單數列之規律。 C-R-1 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 教學目標 1.能察覺簡單數列之規律。 2.能察覺簡易數量模式與數量模式之間的關係。 3.能舉出等差數列的實例,並能判別那些數列是等差數列。 4.能在等差數列中,指出何者為首項、第二項、…末項並能計算 其公差。 5.能利用首項和公差計算等差數列的每一項。 課程摘要 教學時間 備註 教學內容 1.數列: 1-1 學生能夠了解數列的意義,並舉出實例。 1-2 學生可以認識各種具有規律性的數列。 2.等差數列: 2-1 讓學生能夠了解等差數列的意義,並舉出實例。 2-2 學生能知道公差的意義。 2-3 在已知首項與公差的情況下,學生能寫出等差數列 的其它項。 2-4 已知等差數列的任二項,學生能夠計算出其公差, 並寫出等差數列的其它項。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評量、提示與注意事項 ★發展活動: 壹、數列的意義 1.引起動機~藉由活動的進 行,讓學生明白數列的意義。 2.老師問同學小時候升旗時有沒有排過隊伍,在日常生活還可見到哪一些物品是呈現排成一列的樣子,並在黑板上排列幾何圖形、樹木…等圖案。 3.接著在黑板上將數字卡排成一列時,我們就把這列數字稱為『數列』。」 4.「數列」的定義:一些數字排成一列,我們就稱此排數字為數列。 貳、等差數列 經由二個活動的進行,先引發 學生對數列的興趣,發現有些 數列具有規律性,並和日常生 活做結合,知道生活中處處可 見數列,且進而知道等差數列 的意義。 一、【活動一】 1.在黑板上呈現各種不同的數 列,試著讓學生自己去想出這 些數列中的空格應該要填入 哪一些數。 如:1,3,5,□,9 (1) 1,4,7,□,13,16 (2) 5,10,20,□,80,160 (3) 老師問:「同學們知道黑板上這3 個空格分別應該要填上 哪一些數字嗎? 二、【活動二】 1.在黑板上另外呈現三組數列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等差數列 如: (A)小明每天存30 元,共 存了五天,我們把他每天的存款總 額依序列出: 30,60,90,120,150 (B)坐計程車跳表上的數字, 若從50 元開始起跳,每一次 跳5 元,把計費表上出現的前 8 個數字依次寫出: 50,55,60,65,70,75,80,85 ( C ) 家中有一瓶鮮奶共 500c.c , 媽媽每天早上喝 100c.c,這罐鮮奶前四天每天 將剩下多少c.c,將其依序列出:500,400,300,200 2.老師說:「像(A)(B)(C)這樣把數字排成一列,都叫做數列。」 3.在一個數列中,第一個數稱為第一項或首項,第二個數稱為第二項…,最後一個數稱為末項。譬如(A)數列 30,60,90,120,150中,首項是30,第二項是60,第三項是90,第四項是120,第五項是150,150 也叫做末項。 4.老師:「在(A)(B)(C)每個數列中,相鄰兩項的差是多少?能發現這三個數列的規 律性嗎?」 5.在數列(A)中,從第二項起, 每一項都比它的前一項多 30,也就是項減去它的前 一項都是30。 像上面這樣的數列,任意相鄰 兩項,後面的項減去前面的項 所得的差都一樣,我們就稱它 為「等差數列」,並稱這個差 為「公差」。 三、課堂練習 1.配合學習單,藉由練習,讓老師了解學生是否還有不懂的 地方。 2.判別下列各數列,哪些是等差數列?哪些不是等差數列? 如果是等差數列,請寫出公 差。 (1)10,8,6,4,2 (2)1,4,7,10,14 (3)1,2,4,8,16 (4)5,5,5,5,5 (5)30,40,30,40,30,40 *學生先準備好上課用具。 *發表對問題的看法,並且共同參與討論。 學生聆聽教師講解,並回答教師問 *發表對問題的看法,並且共同參與討論。 *學生聆聽教師講解,並回答教師問 *發表對問題的看法,並且共同參與討論。 學生聆聽教師講解,並回答教師問 *發表對問題的看法,並且共同參與討論。 *學生聆聽教師講解,並回答教師問 *學生聆聽教師講解,並回答教師問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看法提出補充和修正。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看法提出補充和修正。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看法提出補充和修正。 ◎教師對學生發表的看法提出補充和修正。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