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ppt

发布:2018-12-21约2.2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风机盘管机组新风供给方式和新风处理方案: 1、新风供给方式 (1)靠渗入室外空气补给新风:机组基本上处理再循环空气 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最省,但室内卫生条件差,且受无组织的渗透风影响,造成室内温度场不均匀,而且此种方式只适合于室内人少的场合,要求高的地方不宜采用。 * (2)墙洞引入新风直接进入机组: 在外墙壁上开洞口,用风管和风机盘管相连,将新风吸入。新风口做成可调节的,冬、夏季按最小新风量运行,过度季节尽量多采用新风。这种方式新风得到比较好的保证,但随着新风负 荷的变化,室内参数将 受到直接影响,故只用 于要求不高的建筑物 (还影响美观)。 * 1)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3)由独立的新风系统供给室内新风: 2)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 (4)向风机盘管供集中处理的新风:新回风混合较好,机组停用时,可节省处理新风的费用。 室内换气效果差。处理风量大。 前两种是分散式系统,后两种是半集中式系统. * Φ=90% Φ=100% iN L N W O C ε * 四种新风供给系统的综合评价 序 号 系统类型 最低初 投资 最低运 行费用 最小建 筑空间 最好通 风效果 最好建 筑形式 1 渗入新风和排风 1 1 1 4 1 2 墙洞引入新风 2 2 1 3 3 3 独立新风 4 4 3 1 2 4 向盘管内供 给独立新风 3 3 2 2 1 * 1)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焓值(不承担室内负荷): a)确定新风处理状态: 根据室内空气iN线、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相对湿度和风机温升即可定出新风处理后的机器露点L及温升后的K点(K点即为新风出风状态点) 2、新风处理方案的分析: * b)确定出风状态点: 过N点作 线按最大送风温差与 =90%线相交,即得送风点O(舒适性空调) 联接K、O并延长到M点,使: M即风机盘管的出风状态点 应使新风送风口紧靠风机盘管的出口 * Φ=90% Φ=100% iN L N W O M ε * 2)新风处理后的焓值低于室内焓值(承担部分室内负荷): a)过N作 线,并由送风温差确定送风状态点0,则风量G,Gw,GF可确定 干冷 c)由dp线得L点,考虑风机温升可确定实际的K点,联KO延长与dN相交得M点,M即风机盘管要求的出风状态点。 b)作 延长线至P点,使: * Φ=90% Φ=100% W ε L O N M P * 风机盘管可按干工况运行可减少排凝水带来的麻烦但新风处理的焓差较大 N W O L K P M * (三)风机盘管机组的选择 风机盘管在夏季提供的冷量为: 为检查所选定的风机盘管在要求风量、进风参数和水初温、水量等条件下,能否满足冷量和出风参数。应对表冷器作校核计算。 根据风量、冷量值,可确定风机盘管的种类、台数,并初定其型号与规格。 * 若有产品性能资料,可根据机组在不同水初温、水量、风量等条件下、各种进风参数(t干、t湿)时的总冷量和显热冷量值,推知其出风参数。 * (四)风机盘管的水系统 双水管系统:供、回水管各一根。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 三水管系统:两根水管分别进冷水或热水,但采用同一根回水管道,有混合损失。 四水管系统:加一根回水管,或把二次盘管分为冷却和加热两组。 * * 二、诱导器系统(IDU) 二次风混合(诱导器) 一次风集中处理(空调箱) 半集中式 (一)构造原理和特点 (就地处理回风) * n一般为2.5~5之间 诱导器的送风量G=G1+G2 诱导比 全空气诱导器系统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诱导器 * 冷负荷全部由一次风负担 特殊的送风装置 装置电加热器 全空气诱导器系统 不带二次冷却盘管 (简易诱导器),n小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冷负荷由一次风和水负担 *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二次盘管冷却空气 干冷却 湿冷却 凝结水 积水盘 排水管 诱导比降低 一次水泵 二次水泵 * (二)诱导器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全空气诱导器系统 (1)确定送风状态点O和一次风状 态点1: (2)求一次风量: kg/s (3)选定诱导器的诱导比: * “空气-水”诱导器系统 以干式为例: G1(iN-i1)——一次风负担的室内冷负荷 q——二次风负担的室内冷负荷 kg/s 风量比简易诱导器小 1 O 可以采用较大的诱导比 较低的露点温度(水温低) * N W O L 1 P 2 送风状态点O是混合点: 各状态点的确定: * (三)诱导器系统的优缺点 优点 1、集中处理的仅为新风,可采用高速送风,机房和管道尺寸较小 2、房间之间有阻力较大的盘管相隔,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小 3、冬季用盘管通热水就可供暖(空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