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何谓痔疮.PDF

发布:2017-08-02约1.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何謂痔瘡? 直外賴祺瑞醫師 在肛門內解剖上有一條線稱為「齒狀線」。而痔瘡是指肛門內外的血管腫脹,可 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 內痔 位於肛門管上半部(齒狀線以上)之黏膜下血管叢為內痔。由於齒狀線以上肛門 管神經對疼痛的刺激反應較不敏感,一般內痔並不會導致痛覺 ,因此常會有大便 無痛出血的情況。另外有時內痔或會墜脹至脫出肛門稱為「脫垂」。脫垂多半是 因長時間便秘的壓迫、或是頻繁的排便動作造成推擠,或是懷孕時腹腔壓力增大 所致, 而年老導致肛管黏膜組織自然鬆弛也是原因之一。 外痔 位於肛門管下半部(齒狀線以下)之皮下血管叢為外痔。外痔在肛門口附近,若 腫脹時,通常肉眼即可發現, 此處痛覺神經敏銳可能會導致明顯疼痛。有時因摩, 擦而皮破及出血。於大便後在衛生紙或馬桶內發現鮮紅色的血液。另外因外痔腫 脹突出造成肛門口分泌物增多,可能會引起肛門搔癢。 混合痔 則是指稱患者同時具有內外痔的症狀並相互影響而成。 痔瘡的分級 痔瘡也可依其嚴重程度分為四度: 第一度:肛門出血而無腫塊脫出。 第二度:肛門有腫塊脫出, 且於排便後自動回復原來位置。 第三度:肛門有腫塊脫出, 需以外力方能將它回復至原位例如,以手指推( 回 ) 。 第四度:肛門腫塊脫 出,但不能自動復位,也不能用手推回。 形成原因? 痔瘡形成的原因有: 1.長時間站立或坐姿:下半身的血液經肛門的血液傳回心臟時間較久。 2.腹壓增加:例如懷孕、肝硬化等情形,下肢的血液傳回心臟較不易,血 液回流心臟功能減弱, 痔瘡的症狀就會更明顯。 3.經常出力的人:從事重工作行業如舉重選手、喇叭手、聲樂家等,由於 經常腹部出力,連帶肛門部位也跟著用力,日積月累使肛門血液瘀積, 而形成痔瘡。 4.肛門部位經常發炎:衛生習慣不好的人,上完廁所後,肛門部位不清洗, 引起肛門周邊血管擴張 ,產生痔瘡。 5.遺傳的原因:痔瘡並不是先天性疾病,而是家人生活習慣相近。 居家保健 (一)保持心情的愉快,有規律的生活,避免過於忙碌及熬夜。 (二養成每日排便的習慣) :保持排便的順暢,如廁應速戰速決,不要拿報 章雜誌閱讀。在清潔肛門時,不要過度用力,應以不含刺激性及化學 成分的衛生紙,輕輕擦拭,勿以手抓癢,避免損害靜脈管壁,排便後 最好以溫水清洗。 (三日常作息注意不要久站、久坐或久蹲,多做肛門收縮和放鬆運動,) (四)定時定量地進食 :飲食上可多食用高纖維食物 (如:菠菜 、芹菜、高 麗菜、木瓜、香蕉、 糙米、玉米、燕麥片等等)每日的水份攝取量需 足夠,約 2500 ml 至3000ml ,以預防便秘。 (五)減少或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取 (如:咖啡、酒精、濃茶、花生、不易 嚼碎的食物、 過辣的食物等等) 。 (六) 孕婦發生痔瘡的機率極高,最好每四至六小時用左身側躺二十分鐘左 右,以減輕下半身重量血管的壓力 (七)適當執行溫水坐浴水溫約為自己本時洗澡水的溫度,以不過燙為原( 則, 約30℃,每日三至四次,一次約十至十五分鐘)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