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词性知识归纳.doc

发布:2017-04-01约6.1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词性知识归纳? 实?词? 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名称的词。 ?1。【名词】 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又称体词。实词的一种。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 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医生、工人、老板、父亲、白求恩;?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汽车、电话、杨树、鲜花、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精神、物质、关系、友谊、道德、法律、能力;?4、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明天、春节、元旦、早晨、晚上;?5、表示处所的,如:北京、江南、亚洲、边疆、中国、美国;? 6、表示方位的,也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前后、左右。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 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例如:能够 会 可以 应该 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动态意义。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吵吵嚷嚷等。 1、表示动作行为,如:说、笑、看、写、走、旅游、休息、工作、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 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要、会、敢、可、可以、应、应该、愿意;?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 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词,只有一个“是”。 三、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形容词】 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可分为几类: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1、表示形状,如:大、小、高、矮、宽、窄、长、短、笔直、弯曲;?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丑、纯粹、高明、高尚、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如:黑、白、红、青、苍白、碧绿、绿油油、金灿灿、红彤彤。? 四、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1、表示确数,如:一、二、百、千、万;?2、表示概数,如:几、些、多、约;?3、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二、初五。?五、量词:表示单位的词。? 1、表示事物单位的物量词,如:个、台、条、件、对、双、群、类、米、千克、公里、吨;?2、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动量词,如:次、趟、回、遍。 4。【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