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美国国会大厦 巴黎和会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利益和关系。但是,美、英、日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和关系还没有依据实力对比的变化进行调整。大战期间及战后,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同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发生了严重冲突,也直接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 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参加华盛顿会议的九国代表(1921.11.12~1922.2.6) 会议由美国发起,1921年11月在华盛顿举行“华盛顿限制军备会议”(简称“华盛顿会议”,也叫“太平洋会议”)。美、英、日、法、意、荷、比、葡和中国北洋政府参加。实质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目的是要解决《凡尔赛和约》未能解决的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关于海军力量对比和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完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华盛顿会议(Washington Conference)签字仪式 《巴黎和会》 的继续 华盛顿会议正式议题 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 华盛顿会议的主要内容 会议标榜废除秘密外交,实际上所有重大问题都由美、英、法、日四国代表团团长会议先行讨论决定,有时法国也被排斥在外。会议期间签订3项条约,即《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体系,史称“华盛顿体系”。 缔约各国(美、英、法、日)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如上述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彼此之间应全面地和坦白地进行协商,以应该采取的最有效措施达成协议:本条约生效后,英日同盟协定应予终止。 ——1921年12月13日《四国条约》 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分别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5:5:3:1.75:1.75);另规定各国航空母舰总吨位限额为美、英各13.5万吨,日本8.1万吨,法、意各6万吨。 ——1922年2月6日《五国海军条约》 确定的远东新秩序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各国承诺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在对华重大问题上奉行大国协商一致的原则;第二,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各国承诺不再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第三,门户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和制度化。 ——1922年2月6日《九国公约》 中国问题 重大议题 华盛顿体系 《九国关于中国事件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即《九国公约》) 1922年2月6日,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同时又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公约的规定实质上是保证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实际上,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而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国。 《九国公约》对中国的严重危害 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 法国的资本输出极大部分是给外国政府的财政贷款,是生产性的投资。这种非生产性的高利贷性质的资本输出,使法国每年收获巨额利息,法国成了欧洲的高利贷者。因此,它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 威廉一世:父亲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母亲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郡主路易丝。在位:普鲁士摄政王(1858.10~1861.1.2)、普鲁士国王(1861.1.2~1888.3.9)、德意志帝国皇帝(1871.1.18~1888.3.9)。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在帝国主义利诱下,时为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军阀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正式对德、奥宣战。 乔治·克列孟梭:法国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原为医生,后成为激进共和派集团领袖。1902~1920年担任参议员。1906年担任内政部长,同年继任总理(直至190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