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运动复习导航.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学习目标】 1.梳理全章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能够分析例题,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3.会利用方法解题。
【学习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1.图像的理解;
2.一题多解。
【回眸教材析知识】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国际单位: (符号: )
(2)其他常用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 )、 ( )、 ( )、 ( )、 ( )、 ( )
(3)与米的换算:
1km= m 1dm= m 1cm= m
1mm= m 1 μm= m 1nm= m
2.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1)国际单位: (符号: )
(2)其他常用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 )、 ( )
(3)时间单位的换算: 1min= s 1h= min= s
3.长度的测量工具:
4.时间的测量工具: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 。
(3)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有刻度线的一边要 且与被测边保持 ,不能 。
(4)读数时,视线要正对 ,并估读到 。
(5)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录 和 。
6. 误差: 和 之间总会有差别,就是误差。
7. 引起误差的原因:
(1) ;
(2) ;
(3) 。
8. 减小误差的方法: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二: ;
9.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只能 ,但不能 ;错误可以 。
1.2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 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 ,叫参照物。
3.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也 。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的。
4.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但不包括被研究对象本身。为了方便研究地面上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物理学中一般选取 或相对于 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5.“四步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1)明确研究对象
(2)选定参照物,并把它看成 ;
(3)分析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或位置的变化情况;
(4)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如果有距离或位置的变化,研究对象就是运动的。
1.3 运动的快慢
1.速度: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
(2)定义: 与 之比。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通过的路程。
(3)主公式: 推导变形式:
(4)国际单位: 交通运输中常用单位:
单位换算:1m/s= km/h
2.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沿着 且速度 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 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叫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 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叫平均速度。
4.计算题书写要求:
(1)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2)写出主公式及推导变形式
(3)代入数字和单位,单位要统一。 (4)计算出结果。
1.4 测量平均速度
1.实验原理: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