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维与想象(板书版).ppt

发布:2025-04-04约8.8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解决问题过程认知心理学将问题解决过程看作是对问题空间——“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的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路径。也就是要找到一定的认知操作(算子)序列。[小结]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特征:(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小结]解决问题须先理解问题,对它进行表征,也即构成问题空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操作(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经过各种中间状态,逐步达到目标状态,从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2.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1)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代表性观点:奥苏贝尔和鲁宾逊的观点:(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解决之后进行检验。纽厄尔和西蒙的观点:(1)表征问题——在这个阶段,问题解决者将任务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理解。当然,问题空间不是作为现成的东西随着问题而提供给人的,问题解决者要利用问题所包含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地来构成它。(2)选择操作(算子)——在这一阶段,问题解决者将选择用来改变问题起始状态的算子。有些算子与问题空间的构成联系着,容易得到,但是算子则需要进行选择。究竟选择哪些算子,将它们组成什么样的序列,这些都依赖于人采取何种解题策略。(3)实施操作——实际运用所选定的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状态,使之接近并达到目标状态。(4)评价结果(当前状态)——包括对算子和策略是否适宜,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等进行评估。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三、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二、问题解决的实验研究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mdike,l874--1949)。他用猫做实验,研究动物如何解决问题。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桑代克认为动物解决问题是一个“尝试错误”的渐进过程,并认为人类解决问题也是如此。德国心理学家苛勒(W.Kohler,1887--1967)用黑猩猩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黑猩猩解决问题不是靠“尝试错误”,而是对刺激对象与周围环境关系的“顿悟过程”。这种顿悟不是渐进的,而是突然实现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从动态的、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研究。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序列以达到目标的过程。他们把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发现问题问题解决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并不容易。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研究表明,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明确问题明确问题是认清问题的关键。其含义,一方面是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问题的目标和条件清楚地陈述出来。验证假设假设是对解决问题方案的探索和设想,假设是否科学、正确,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来检验。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检验;另一种是间接检验。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接着就要设法解决。四、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一)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时,对问题的认识、看法、印象等方面的心理反映。(二)定势定势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三)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些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四)动机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产生有关事物的新形象。想象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也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形式。想象过程中已有表象的改组、综合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想象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想象的含义第四节想象及其类型无意想象1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不自觉的想象。2梦(dream)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的例子。来源于客观现实。莎士比3亚所说,梦是“空闲大脑的孩子”,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做梦,也4试图解梦。道研究还发现,两性间在做梦方面的差异开始于人生的早5期阶段,对600名超过6十岁的男孩和女孩的研究表明,女孩更多地做与焦虑有关的梦,尤其7是14岁以后。他们还发现了梦中内容的性别差异,男孩多梦见怪物或大8型动物,而女孩的梦则主要是人或小动物。9种在精神异常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10二、想象的种类

按照目的性和计划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