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原理第九章PAL制解码电路及系统题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PAL制解码电路及系统 9.1 亮度通道及矩阵输出电路 任务:将亮度信号Y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分离出来, 经过放大和处理后, 与色度通道解出的色差信号R-Y、 B-Y一起送给解码矩阵电路, 以求出基色信号R、G、B, 分别激励彩色显像管的相应阴极而实现彩色的重现。 要求: 滤除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 亮度通道应有足够的增益及线性工作范围 (峰峰值输入约1 V, 输出的三基色信号为100 V) 应有足够的带宽(0~6 MHz视频信号不失真的通过)。 亮度通道要有延时电路(亮度通道通频带6MHz,色度通道2.6MHz,色度要延时到达解码矩阵,图像彩色镶边) 设置保证直流分量的钳位电路,保证彩色背景色调饱和度不改变 9.1.1 彩色副载波抑制电路 1、作用:滤除4.43 MHz的色度副载波信号。 3、 吸收电路 4、 自动清晰度控制(ARC)电路 作用:避免因陷波电路而产生的亮度信号的高频损失。 接收正常彩色电视信号时, 副载波吸收电路工作, 而接收黑白电视节目或信号太弱时, 自动使副载波吸收电路不工作, 就使黑白图像的清晰度达到正常水平。 9.1.2 轮廓校正电路 作用:补偿副载波吸收电路对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的损失,使轮廓突出,提高清晰度。 9.1.3 延时均衡网络 亮度通道与色度通道的带宽不同,经过通道的延时不同,亮度比色度延时差为0.5~1μs。 延时差会导致图像的亮度和色彩在屏幕上产生水平距离误差。 例如, 0.7μs的延时差在46 cm (18英寸)时屏幕上的水平距离差约有5 mm。 延时线:延时均衡网络一般做成一个集中元件, 延时量约0.6μs。 一般采用两种形式的亮度延时线: 圆筒形分布参数延时线, 其体积较大 集总参数延时线, 如多节累接的LC集总参数网络。 国产的集总参数小型延时线的种类较多, 例如YC-600 ns/1 500 Ω就是由20节LC小型元件组成的一种延时线, 外型尺寸为10×40×30(mm) 3, 延时0.6 μs。 9.1.4 直流分量恢复电路 亮度信号若通过交流耦合电路, 就会丢失直流分量而产生灰度失真和彩色失真。 传送直流分量的方法有两种: 在视频通道采用直接耦合, 采用直流放大器。 ( 要采取复杂的措施来克服电路的直流电平匹配和零点漂移问题)。 视频通道仍采用交流耦合, 在显像管之前对亮度信号用箝位的方法来恢复直流分量, 称为间接传送直流分量的方法。 9.1.5 自动亮度限制(ABL)电路 作用:防止背景亮度大引起显像管电子束电流过大,保证显像管安全工作,防止过载损坏元件,延长显像管寿命。 IH增加使UA、UB及V1基极电位都下降, 经V1反相放大使V2基极电位上升, V2跟随输出使显像管三个阴极电位上升, 栅阴级间的电位降低,致使IH下降, 达到自动限制亮度的目的。 9.1.6 解码矩阵电路 一、G-Y色差矩阵 G-Y可通过电路采用电阻矩阵得到,信号衰减大,不用。 二、 R、G、B基色矩阵与视放输出级 9.2 色度通道 任务: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解调出R-Y和B-Y色差信号,与亮度信号Y一起经矩阵电路得到RGB三基色 9.2.1 带通放大和ACC电路 一、 带通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带通放大器一般由谐振放大器构成。其幅频特性的选取与中放频响曲线有关。 二、 ACC电路(自动色度控制) 作用:保持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的振幅比不受色度信号幅度波动的影响, 避免色饱和度失真。 ACC电路的控制信号通常是利用色同步信号来检波, 或者由色同步信号产生的半行频识别信号检波后作ACC控制信号。 9.2.2 延时解调器(梳状滤波器)电路 PAL制的色度信号包括相位正交的u和v两个分量, 并且v分量是逐行倒相的。解码时采用延时解调电路将相邻两行的色度信号平均,克服相位畸变的色调失真。 当接收正常强度的彩色电视信号时, 消色电压UACK较高, VD2导通使V1基极电位被限定, 所以 V1稳定地工作于线性状态。 9.2.3 同步解调电路 从延时解调器分离出的u、 v信号是抑制了副载波的平衡调幅波, 必须采用同步解调电路才能正确地还原出原调制信号U和V。 电路对称,C1=C2, R1=R2, VD1和VD2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二极管, 用作开关工作。 本机恢复的副载波加至变压器T的初级, 在T的次级感应出两个大小相等、 极性相反的副载波电压u1、 u2。 待解调的色度信号uc由VD1、VD2连接点P引入, 幅值比u1、 u2小很多。解调出的信号则由Q点经低通滤波后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