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篇 认知理论.ppt

发布:2017-05-23约1.6万字共2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认知理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认知、认知心理学的含义;掌握认知理论中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认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注意的规律与教学;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记忆规律与教学;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关键词】注意 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关人的认知因素的研究课题日益受到重视,70年代以后,认知心理学成为美国和整个西方心理学的主流。 一般认为认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认知指个体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 狭义的认知与记忆的含义基本相同,是指个体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一 、认知 4.元认知 ——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 二、认知心理学 三 、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兴起 一天,一个人对 禅宗 大师说:“大师,你 可以给我写一条最高 智慧境界的箴言吗?” 大师立即提笔写 下“注意”二字 那人问“就这些吗?您能再加上几个字吗?” 大师又写了两遍“注意、注意” 那人有些不耐烦了“好吧, 但我实在不能看出您这两 个字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 大师听后,又写了三 遍“注意、注意、注意” 那人不解“这注意究竟是 什么意思?” 大师耐心的回答:注意的意思 就是 注意!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如何引起人的注意? 如何保持人的注意? 为什么要引起注意? 为什么会引起注意? 注意意味着什么? 注意出现障碍有什么后果? 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 ——乌申斯基 一、注意的概念 1.注意的含义 ——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发生的,它本身并不能单独反映对象。它是各种心理学活动的共同属性。 二、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 人脑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在同一瞬间,只能加工部分信息。注意的选择功能使大脑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排除其他信息的干扰作用。 下面请大家看一张图,图上写着几个数字,请大家看完后回答出是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呈现的图形都有哪些形状?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奇妙的事实 数以万计的外界事物呈现于我的感觉器官,但它们从未进入我的经验,为什么?因为我对它们没有兴趣。我的经验是我愿意注意的东西。只有那些我注意到的东西才会出现在我的大脑中——如果没有选择的话,经验将是一片混乱。 ——詹姆士,1890 2. 维持功能 所谓维持,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 3. 调节功能 当人脑的信息加工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时,注意可使这种转移顺利完成,这就是注意的调节功能。 三、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 2. 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种类 四、注意的品质 1.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觉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在1/10秒内,成人注意的平均广度: 黑色圆点 8~9个; 外文字母 4~6个; 几何图形 3~4个; 汉字 3~4个。 列宁的注意广度 列宁具有超人的注意广度,他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文意,具有“一揽子”的阅读能力。根据列宁战友回忆说:“列宁读电报似乎连扫一眼电报内容都不能那么快,可是他已把所有的电文记熟了,以后还能逐字逐句援引,并且提到数字时总是很准确……” 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对象的特点,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活动任务 个体经验 情绪状态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图中有多少个小圆点? 对象的特点,如刺激物排列的特点等。 活动任务 个体经验 情绪状态 2.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是个体将注意保持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时间的久暂性。 请你聚精会神地看这个图形, 回答: 你看到了什么? 小资料 5~7岁的儿童能聚精会神15分钟左右,7~10岁的儿童可达20分钟,10~12岁的儿童可达25分钟,高中生一般能坚持30~45分钟。 超常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