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监督项目可行性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xx县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PAGE
PAGE 1
xxxx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 项目摘要
1.1.1项目名称:xxxxxx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
1.1.2项目主管单位:xxx畜牧局
3承建单位: xxx市xxx畜牧局
4建设地点:xxx 畜牧局院内
1.1.5建设年限:1年(2006年局院内—2007年
1.1.6建设规模:
1.1.6.1土建工程 改造工作场所200 m2,包括改建办公场所100 m2、监督执法办公
1.1.6.2仪器设备 包括
1.1.7
1.1.7.1 能开展临床诊断,实施血清学、常规病原学、病理学、生理生化、常规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
1.1.7.2 能对县域内动物及其产品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对动物检疫人员实施培训100人次/年。
1.1.7.3 具有对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进行准确诊断,能对全县屠宰加工企业,牲畜交易市场,规模养殖场(户)的动物传染病开展检疫检验工作。
1.1.7.4 能及时地做出疫情初步监测结果,做出疫情分析报告,按规定程序上报上级动物疫情测报中心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
1.1.7.5.能够有力促进检疫监督工作开展,保障对各类案件及时取证,快速查处.
1.1.8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投资4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0万元
1.1.9 经济和社会效: 项目建设后,利用先进的检测诊断仪器和检疫监督执法设备,预警和切断传染病传播流行,有效地开展动物及其产品检疫检测、调查和对动物检疫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性控制病害动物及其产品进入流通环节、为扑灭动物传染病,减少因畜禽疫病死亡给农民造成损失,增加收入提高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等从源头加以治理。同时,减少人力、物力消耗,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促进畜牧业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1. = 1.1. \* GB1 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区内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监督准确率进一步提高、监督执法能力大大增强,还能对包括“瘦肉精”在内的药物残留进行检测,使动物检疫检验水平和能力上一个新的台阶,有效防范动物疫病传入和传出,全县每年减少经济损失1105万元,增加社会效益2000万元以上。
1.1.11项目运行费用分析:项目在运行过程中的费用包括培训及办公费、检疫及采样车、执法监督车辆、取证设备、电费、消毒设备等运行费用及支付人员工资,人员工资由财政统一解决。其他费用从二个途径解决,既从动物检疫收费中解决大部分,不足部分从局事业经费中给予补贴,以保证项目正常运行。
1.2结论与建议
1.2.1 综合评价 项目立项依据充分,方案设计合理,技术先进成熟,可操作性强,投资风险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十分必要和迫切。
1.2.2 结论意见 项目建设切实可行,建议上级部门审批立项。
1.2.3 问题与建议 项目建议国家及地方配套资金应按时足额到位,上级部门应加强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如期圆满完成。
1.3 编制依据
1.3.1《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部《2006年农业国债项目指南》
1.3.2农业部《2006年动物防疫体系国债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1.3.3
1.3.4
1.3.5《畜禽产地检疫规范》(GB/16549)和《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畜禽无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畜产品消毒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准则》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项目由来
进入新世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迈进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逐步由数量温饱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产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在我国加入WTO后三至五年过渡期即将到期的新形势下,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应急条例》、《畜牧法》,建立健全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水平,增强畜产品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我县建设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的当务之急和现实的首要选择。200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实施重点区域动物疫病应急防治工程”。2005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增加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培育发达的畜牧业”。xxx人民政府省长李成玉2005年元月25日在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建立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重点抓好省辖市动物疫病控制中心和35个县动物防疫检疫设施建设”,作为2005年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农业部农计函(2005)58号《关于2005年基层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新建项目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