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_T 4866-2017材小蠹属(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01B 16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4866—2017材小囊属(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Xyleborus spp.(non-Chinese)2017-07-21发布2018-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4866—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张家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俊华、徐浪、虎山、陆军、刘源野、陈乃中。I
SN/T4866—2017材小蠹属(非中国种)检疫鉴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材小蠹Xyleborus中国种与非中国种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木材、板材和木质包装等携带的材小蠹属昆虫的检疫鉴定。2材小囊属基本信息学名:XyleborusEichhoff,1864异名:Anaeretus Duges,1888;Progenius Blandford,1896Mesoscolytus Broun,1904;HeteroboripsorusSchedl,1934.Anaeritus:Wood,1980;NeoxyReitter,1913;BororylonHopkins,1915Notoylleborus:Wood,1982ra,象虫科分类地位:属于鞘翅目Coleopteurculionidae,小亚科Scolytinae,材小鑫族Xyleborini,该分类系统采用国际著名昆虫学家Alonso-Zarazaga(20o9年)的分类系统。材小蠹族目前世界上已知36属(参见附录A中A.2)。材小蠹属世界已知500余种,中国已知12种(参见A.3)。3方法原理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成虫的形态特征为本标准鉴定的主要依据。获得昆虫后,根据小囊亚科成虫鉴别特征、材小蠹族成史鉴别特征、材小属成虫鉴别特征判别其是否为材小属昆虫,然后进一步根据中国已知种类的鉴别特征鉴定,判断其是否为非中国种。4器材和试剂4.1器材体视显微镜、镊子、解剖剪刀、解剖针、培养皿、吸水纸、小毛笔、指形管。4.2试剂10%NaOH、无水乙醇、甘油。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化学纯。5现场检疫5.1原木检疫对来自疫区的寄主木材应特别注意检查,首先仔细观察原木表皮部分有无虫孔和屑。受害木的表皮常有成虫入侵孔或羽化孔出现,可用凿子或头将树皮削开,观察韧皮部与边材是否有虫或危害状;由于本属小蠹虫各虫态都共同生活于一穴,查虫时,可在韧皮部内或边材表面的坑道中寻找,也可用毛笔在坑道内轻轻扫开蛀粉寻找卵粒。1
SN/T4866—20175.2木质包装检疫材小蠹是危害木质部的害虫,木质包装的检疫,首先观察表面是否有虫孔,发现有虫蛀孔,可随坑道的去向开凿,在坑道中可发现各虫态。果树苗及其他树苗的检疫,首先观察树干及树枝表面是否有虫孔,发现虫孔,可用刀或凿子将树皮削开,观察韧皮部与边材是否有虫,如果木质部有虫孔,可破木寻虫6实验室鉴定6.1小蠹亚科Scolytinae成虫的鉴别特征长椭圆形或圆柱形甲虫,体长约0.8mm9.0mm;体色为褐色至黑色,有毛鳞。头部狭于前胸部;头部无喙;眼长椭圆形、肾形或完全分为两半:触角鞭节末端3节~4节构成大的锤状部,锤状部的形状变化较大:胫节横断面扁平,胫节外缘有一齿列,或有一端距:第1节长度约与其后两节分别等长。小蠹亚科与朽木象亚科的种类近似,其主要的区别:小蠹亚科眼呈长椭圆形,无明显的喙,触角棒较宽,前足胫节无栉梳;而朽木象亚科的眼圆形,具有短喙,触角棒相当窄,前足胫节端部具有明显栉梳。小蠹亚科与长小蠹亚科种类的主要区别:小蠹亚科眼呈长椭圆形,前胸所占比例正常,前足基节正常;而长小蠹亚科的眼呈凸圆形,前胸较长,前足基节等于其余节之和。6.2材小蠹族Xyleborini成虫的鉴别特征该族小蠹由小至大,体型变化较大;体表光亮;前胸背板侧面观其前部弓曲较高,有时在背顶部形成折角,后部平直而略下倾;背板表面前半部为鳞状瘤区,后半部为刻点区;刻点区的底面光亮,刻点常细小不明:鞘翅斜面有时简单倾斜,有时有各种变化。材小蠹属是材小蠹族中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外部形态特征变化较大,可以通过分属检索表与其他属区分开(参见附录B和附录C)。6.3材小熹属Xyleborus成虫的鉴别特征成虫属小中型至大型种类,体形狭长,适中或粗阔。多有强光泽。雌成虫体表茸毛疏少,一般没有鳞片。眼肾形,眼前缘中部有角形缺刻,深浅不定。触角柄节正常,鞭节5节,锤状部侧面扁平,正面近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