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具 茶艺资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功夫茶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功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 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茶经》是潮汕工夫茶烹法之本,更是中国工夫茶的“元典”)“茶经法”详载茶艺,包括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六个主要程序,组成了“茶艺”的核心内容。宋、元是中国工夫茶发展期,到了明代是中国工夫茶的鼎盛期,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阶段。潮汕工夫茶艺定式,较早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及至明国翁辉东撰《潮州茶经·工夫茶》,则以详尽著称。后之介绍文字,未见有超越其窠臼者。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
功夫茶茶具全图解
悬壶高冲 意在扬香 春风拂面 实为刮沫温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如果是 茶壶泡茶 ,还有: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
悬壶高冲 意在扬香
春风拂面 实为刮沫温
若琛出浴也叫洗茶,洗茶的水也可以洗杯,若琛是清初发明小瓯杯的江西人,以其名代指小茶杯。
如果是茶壶泡茶,还有:
? ? ?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 ? ?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
? ? ? 在盖杯泡茶里面就省了这些手续 : 第一泡茶迅速洗茶,用滚烫的茶水洗涤茶具,意在消毒,所用器件要求不能沾手,以免手上汗水玷污茶具.
鉴赏色香强调茶品
在茶艺表演里还有:游山玩水:将茶壶底沿茶盘边缘旋转一圈,以括去壶底之水,防其滴入杯中。
?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这些是茶壶和闻香杯才有的。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两道省略合并为观音显灵,意为铁观音茶汤已经泡好,可以通过过滤网倒入公道杯,进入喝茶程序。
茶艺表演中还有
?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 再斟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品啜甘露:细致地品尝。
?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
? 令略音韵:即慢慢地领悟铁观音茶的韵味。敬献茶点:奉上品茶之点心。
? 自斟慢饮: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 听曲赏舞:三五朋友品茶则呤诗唱和、谈古论今。
?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