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原理 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冷技术手册 第一章 制冷原理 热工基础知识 蒸汽压缩式制冷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 冷水机组工作原理简介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离心式压缩机 导流叶片 (PRV) 气体入口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离心式压缩机 排气涡壳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压缩机 活塞压缩机理论输汽量Vh’ = πr2snz Vh - 压缩机理论输汽量 压缩机实际输汽量Vs = Vh λ λ - 压缩机输汽系数(容积效率) wo - 压缩机理论比功 ηi - 压缩机指示效率 压缩机指示比功wi = wo /ηi ηm - 压缩机机械效率 压缩机实际比功ws = wi /ηm = wo /(ηi ηm) 压缩机轴效率ηs = ηi ηm 压缩机实际制冷量Qo = Vs qv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压缩机 C.O.P - 实际制冷系数、性能系数、单位轴功率 制冷量Ke,通常用作考核开启式制冷压 缩机的能耗指标。 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εo= qo / wo 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εs= qo / ws 压缩机电动机输入比功wel = ws /ηmo ηmo - 压缩机电动机效率 E.E.R - 能效比,通常用作考核全封闭式或半封 闭式制冷压缩机的能耗指标。 E.E.R = qo / wel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压缩机工况 R22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吸汽温度 过冷温度 标准工况 -15oC 30oC 15oC 25oC 空调工况 5oC 40/55oC 15oC 35/50oC 最大压差工况 -30oC 40oC 15oC 35oC 最大轴功率工况 5oC 40oC 15oC 35oC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润滑油 油和制冷剂混合的能力 运行时要确保油返回压缩机 停机时要把油和制冷剂分开 往复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润滑油 油和制冷 剂温度相同 油吸收大量制冷剂 加热器,油温比制冷剂温度高20oF 油所吸收的制冷剂量减少近一半 润滑油 润滑油 制冷剂 制冷剂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排气管道/冷凝器 制冷剂通过排气管道进入冷凝器,各种形式的冷凝器为了提高制冷剂与其它介质之间的传热系数和增大传热面积。Q= K.F.△t 在冷凝器中,汽态制冷剂全部冷凝成液体制冷剂。 蒸发器 蒸发压力 调节阀 汽液 分离器 吸汽干燥 过滤器 压力传感器 压差 控制器 低压 控制器 高压 控制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排气消声器 压 力kPa 焓kJ/kg 1 2 3 5 理论循环 1’ 2’ 实际循环 3’-5表示制冷剂在 排气管道和冷凝器中的冷凝和压降过程。 2” 3’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排气管道/冷凝器 压 力kPa 焓kJ/kg 1 2 3 5 排气管道和冷凝器中的压降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排气管道/冷凝器 4 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压力比增大,压缩机耗功增大,制冷系数下降。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冷凝器 空气冷却型翅片管式冷凝器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冷凝器 套管式水冷冷凝器 钎焊板式水冷冷凝器 壳管式水冷冷凝器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蒸发器 蒸发压力 调节阀 汽液 分离器 吸汽干燥 过滤器 压力传感器 压差 控制器 低压 控制器 高压 控制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排气消声器 制冷剂在过冷器和液体管道中将产生压降和过冷。 过冷器 直角截止阀 干燥过滤器 直通截止阀 电磁阀 视液镜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过冷 压力 焓 蒸发 冷凝 压缩 节流装置 没有过冷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过冷 压力 焓 过冷 冷凝 过冷的结果 -减少在节流元件处产生闪发气体 -提高制冷量 压 力kPa 焓kJ/kg 1 2 3 5 理论循环 1’ 2’ 实际循环 5-5’表示制冷剂在过冷器和液体管路中的降温降压过程。 2” 3’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5’ 直角截止阀 视液镜 可互换实芯干燥过滤器 电磁截止阀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冷凝器到膨胀阀之间的液体管道 单级蒸汽压缩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