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降低转杯纺纱断头的几项措施.doc

发布:2022-10-20约小于1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降低转杯纺纱断头的几项措施 转杯纺纱是自由端纺纱方法之一,因采用转杯凝聚单纤维而称转杯纺纱。初时主要用气流,中国又称气流 纺纱。 通过长期观察分析,转杯纺断头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纱前断头,多发生在转杯内纱条剥离点处,常见的 有细尾断头,杂质断头,粗节断头。其断头主要由纤维在凝聚并合过程中的成纱强力弱环引起。另一种是成 纱后断头,主要是由于卷绕张力过大或胶辐沟槽卡断纱线。转杯纺断头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如下。 原料因素 原料含杂大,短绒高,成纱断头高。为降低断头,优化配棉,将配棉使用比例细绒棉,破籽由60%调整为54. 5%, 细绒棉精落棉由23. 7%调整为23. 4%,增加长绒棉破籽15. 6%,去掉回用四类,回花由6. 3%增加为6. 7%.配棉 调整后,纱线强力由265cN增加为276cN,千锭时断头由153根降低为126根。 温湿度因素 由于转杯纺车间较大,温湿度控制不合理,温度低,湿度小。采取单独分出一个车间,并增加加湿器增湿,同时 对前纺各工序加湿,提高转杯纺纱回潮率(由6. 5%提高至7. 5%),并保持车间相对湿度稳定,明显改善了转 杯纺断头,千锭时断头由153根降低至132根。 设备因素 在清棉工艺流程中配置微除尘机,并适当增加除尘分量;对清棉混开棉机适当提速,增加落棉量,提高除杂效 率;梳棉工序及时更换受损针布,尽可能多的排除杂质。通过以上措施后,棉卷含杂由5. 0%降低到4. 0%,千锭 时断头由132根低到112根。 操作因素 加大各工序捉疵力度,及时剔除棉条中的规律性疵点,同时加大清洁力度,减少飞花附入。制定转杯清洁周期 保证转杯内无积尘,纺纱器各补风口及各通道保持畅通。通过釆取以上系列措施,明显改善了转杯纺28tex 的断头水平,产品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