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二期)土方回填及开挖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方案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3、广岩街道新农村建设二期岩土工程勘探报告;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质特征
本工程拟建场地为第四纪地貌形态二级地阶,地形略有起伏。此场地地基岩中风化层面埋深在25米左右,其上部覆盖层场地土综合类型属于中硬土,据此判断此场地为II类建筑场地。地基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属于稳定性场地,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此场地内粘土的自由膨胀率一般为40-53%,故判定其为弱膨胀潜势。故此场地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可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基础持力层为②层粉质粘土或③层粘土。
2)水文特征
此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为层素土和层粉质粘土中的上层滞水,主要由大气降水渗入补给。据勘探报告测得地下水位埋深在0.90-1.60m,场地的地下水位年变幅在1.00m左右。
根据环境水文地质资料及勘探报告,该场地地下水土对砼具有轻微腐蚀,对钢筋砼中钢筋微腐蚀性。
(一)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一、施工准备
1、确认坐标轴线及水准点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永久标高点及建筑总平面图提供的坐标点用经纬仪以及水准仪、钢尺引测到建筑物边的龙门板上。且龙门板设置在基槽开挖线以外约3.5-4.5米,龙门桩要竖直,牢固、桩根部用砼堆牢,作为施工永久控制点。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熟悉施工图纸并结合施工规范将基槽(坑)开挖线撒石灰标注施工场地和土方开挖边坡线。
每栋楼基槽(坑)开挖配备2台挖掘机、2名技术人员和5名工人。
二、土方开挖程序
放边框线→确定土方开挖顺序→沿灰线切出坑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正边坡→清底
三、土方开挖的施工
1)、场内所有的红线桩及建筑物的定位桩,全部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阳光半岛规划部门测量核准,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明确在定位桩后进行开挖。
2)、土方的机械施工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在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白漆的钢筋支架予以保护。
3)、为了防止基底土质受到扰动,挖土机挖土时预留200mm厚土层不挖,由人工挖除。为防止基土受水浸泡,及时浇筑垫层或采用塑料薄膜保护。
4)、各开挖流程段基坑放坡处(如基坑放坡转角、基坑底边线等),挖掘机不能一次挖到位的部位,全部用人工进行挖土修整。
5)、土方修整平后及时报监理验收,并组织建设、设计、勘探、质检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配备两名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标高控制。
四、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基础开挖期间,所有用电均可以从现场配备的配电箱内接引通过手提小电箱架空引至土方开挖区域。但施工用电必须由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移动。
1)、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用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5KW大太阳灯照明。
2)、挖土机操作范围内的夜间照明采用活动灯架,每个灯架安装1000W小碘钨灯,每台挖土机配备活动灯架4个,其中基底挖土工作面2个,坑上装车工作面2个。
3)、现场道路口,放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
五、降水及排水措施
1)、土方开挖之后,基槽坑(底)的四角距离坡底边500mm左右每个区设置4只1m×1m×1m的集水井。
2)、在距坡底边500mm左右开挖300宽、300深的环形排水沟。若基础地下水较多,则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沟的数量,如在基槽中间加布纵横排水沟与四周盲沟连通。
3)、排水沟与集水井之间作成一个环状的排水系统立即用水泵(型号:JQB5-69)将地下水排出基础外。
六、土方开挖质量控制与检验
1)、基坑土方允许偏差
底面标高0~-50mm;
底面长宽不应偏小;
边坡坡度不应偏陡;
2)、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施工管理人员办理验桩、验线手续。
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要及时复撒灰线。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行,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对准边坡下口线。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认真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要积累技术资料,如施工日记、设计变更洽商、验槽、验线记录等。
土方工程竣工后要绘制竣工图,由土建代表和质量检查人员共同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等级。
七、土方开挖安全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
(1)、进入工地一定要戴硬质反光安全帽,操作工必须手戴防护手套,电工戴电工专用绝缘手套。 (2)、用机械开挖时,应设专人盯测,以防坑底和坑侧超挖。坑底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