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doc

发布:2017-05-23约1.65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设计原始资料……………………………………………………………3 2.最小传热阻校核…………………………………………………………4 3.热负荷计算………………………………………………………………6 4.采暖系统的选择与确定…………………………………………………11 5.散热器的选择……………………………………………………………12 6.管道的布置…………………………………………………………………16 7.管道的水力计算…………………………………………………………17 8附属设备的选型……………………………………………………………20 9.参考文献…………………………………………………………………15 设计原始资料 1设计题目 天津市某教室采暖设计。 本工程为天津市一栋五层的教学楼,其中有普通教室、教师卧室、阅览室等功能用途的房间。每层层高3.5米,本工程以95℃/70℃低温热水作为采暖热媒。 2 设计依据 2.1任务书 采暖课程设计提纲 2.2规范及标准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图标准GJ114-88 3.设计气象资料 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天津市 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以下简称《供热手册》及《供热工程》。 查出当地的气象资料如下 天津市的气象资料如下: 设计用室外气象参数 单位 天津 常年大气压 Kp 84.74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 -9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m/s 1.7 冬季最多风向 —— C 冬季日照百分率 % 74 年最多风向的频率 % 12 设计计算用采暖期日数 日 130 最大冻土深度 cm 98 极端最低温度 ℃ -19.7 室内设计温度见表如下: 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功能 教工卧室 教室 阅览室 室内设计温度(℃) 18 16 16 3.土建资料 本工程为一栋五层的教室,层高都为3.5米; 所有窗户采用单层玻璃窗,k=4.3 所有门采用双层木门,k=2.33 所有外墙采用370序号为3的外墙,k=0.78 所有内墙采用240序号为3的内墙,k=0.9 所有屋面采用壁厚35的厚度75的沥青膨胀珍珠岩屋面,k=0.65 外墙:一砖半厚,外表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导热系数=0.93W/(m2.oC)。 内表面为水泥砂浆抹面导热系数=0.87W/(m2.oC)。 外墙保温,水泥砂浆珍珠岩的导热系数为=0.26 W/(m2.oC) 内墙:选用24墙(双面抹灰),K=1.72 W/(m2.oC)。 外窗:单层玻璃塑料钢窗, K=3.9W/(m2.oC)。 外门:单层旋转铁门,K=2.9W/(m2.oC)。 屋面:选用厚200mm沥青膨胀珍珠岩, K=0.35W/(m2.oC)。 地面:不保温地面。K值按地带划分计算。 从外墙每2m划分一个带 第一个带: 第二个带 第三个带 第四个带以后时,围护结构类型类不同选择的公式也不同。式中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累年最低日平均温度,再根据室内设计温度由式[1]计算最小传热阻。 式[1] 式中:――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采暖室内设计温度,℃; ――根据舒适性确定的室内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温差,这里取6℃。 3.2校核维护结构传热阻是否满足最小传热阻的要求。 (1)传热系数 K=1.03 m2·℃/W, 外墙实际热阻为R0=1/K=1/1.03=0.971 m2·℃/W, (2)墙的最小传热阻 根据公式 查《供热工程》表1-12,知该外墙属于Ⅰ型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 Tw=-9℃ 该外墙的最小传热阻 =1×(18+9) m2·℃/W, 经过计算可以看出 R0R0.min,满足要求。 校核屋面最小传热阻 则最小传热阻 =a Rn= 0.9(18+9)/8.7*6=0.47 顶棚的实际传热阻为=1/K=1/0.44=2.27 ,满足要求。 注意: 1、本计算工程的公式不适用于窗、阳台门和天窗。 2、砖石墙体的传热阻,可比式的计算结果小5%。 3、外门(阳台门除外)的最小传热阻.不应小于按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所确定的外墙最小传热阻的60%。 4、当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10℃时,内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亦应通过计算确定。 5、当居住建筑、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和门诊部等建筑物的外墙为轻质材料或内侧复合轻质材料时,采用轻型结构时,其外墙最小传热阻在按式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附加。 天棚的结构,如屋面有坡时,校核最小热阻应按最小厚度处进行计算,计算天棚的耗热量时可按平均厚度去计算天棚的传热系数,校核公式RR0min。 三.热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围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