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脊椎动物学概述.PPT

发布:2018-04-30约1.49千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脊索动物门概述 脊索动物门概述 一、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脊索动物门分类 三、尾索动物亚门 四、头索动物亚门 五、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脊椎动物的模式结构 脊索 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结构的比较 海鞘 海鞘幼体 逆行变态 海鞘的结构 尾海鞘纲 海鞘纲 樽海鞘纲 文昌鱼 文昌鱼的结构 文昌鱼的过咽横切 文昌鱼的肾管 文昌鱼咽部内柱 文昌鱼体前段纵切 文昌鱼神经管(前段) 文昌鱼咽部一个肾管和肾管细胞 脊椎动物肾脏的演化 * *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具脊索 具背神经管(脊索背面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 具咽鳃裂(消化道前段即咽部两侧的一系列裂缝) 闭管式循环,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具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概述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原索动物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脊索动物门概述 代表动物:海鞘 幼体具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经变态,成体包在被囊中,仅保留有鳃裂,背神经管退化为神经节,脊索消失。 分类: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尾内有脊索; 脊索背面有中空的背神经管,神经管前端膨大成脑泡,并具眼点和平衡器; 消化道前端分化成咽,咽壁上有鳃裂。 脊索动物门概述 代表动物:文昌鱼 终生具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闭管式循环,狭心动物(无心脏,具能搏动的腹大动脉 )。 无集中的肾脏,排泄器官为肾管。 具脊索(贯穿身体的前后端); 具背神经管(脑、神经管); 具咽鳃裂。 脊索动物门概述 具脊椎 头部明显,神经、感官发达 具上下颌(圆口纲除外) 具成对附肢(圆口纲除外) 用鳃或肺呼吸 有能收缩的心脏 由复杂的肾脏代替简单的肾管 脊索动物门概述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20 动物体背部一条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的、起支持体轴作用的棒状结构。 脊索外有脊索细胞分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09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08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2 返回 动物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又称退化变态。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2 返回 外被被囊,故称为被囊动物。 可逆式血液循环:血液双向流动。 无集中排泄器官。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1 返回 我国无。 尾索动物中的原始类型。在沿岸浅海自由游泳生活。 体外无被囊,只有两个直接开口体外的鳃裂而缺乏围鳃腔,终生保持着带有长尾的幼体状态。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3 返回 固着生活,具被囊,逆行变态。 单体型或群体型。 群体型种类的许多个体都以柄相连,并被包围在一个共同的被囊内,但分别以各自的入水孔进水,有共同的排水口。 脊索动物门概述 返回 大多为自由游泳生活的漂浮型海鞘。 体呈桶形或樽形。 成体无尾,入水孔和出水孔分别位于身体的前后端。 被囊薄而透明。 生活史较复杂,繁殖方式是有性与无性的世代交替。 脊索动物门概述 返回 无明显的头部,左右侧扁。 具背鳍、尾鳍和肛前鳍等。 体表半透明,可隐约见到皮下的肌节和腹侧块状的生殖腺。 身体两端尖出,故又称双尖鱼。又因其尾形似矛头,还称为海矛。 脊索动物门概述 过咽横切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5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6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肾管位于咽壁背方两侧 数十对 按体节排列 P316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6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5 返回 背面观 纵切 (示脑腔) 脊索动物门概述 返回 脊索动物门概述 P317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