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统计学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量统计学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深加工与终端事业部
目录
一、数理统计
二、实验设计
一、数理统计
数理统计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已经得到的数据。
其研究如何以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并对所考察的问题做出推理和预测,从而为采取某种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质量数据的取得与修整
二、几种整理质量数据的简单工具
三、质量变异及其模型
一、质量数据的取得与修整
1、搜集数据的目的
①现场控制
②分析
③调节
④检查
2、质量数据的类型
①计量数据
②计数数据
③顺序数据
④点数数据
⑤优劣数据
3、数据的修整方法
3、数据的修整方法
1、质量数据的修整应当采取“取舍机会均等”的方法,这样可使修整后的误差期望为零。
2、平均数或标准差的修整:
测量单位
数据个数
0.1,1,10等单位
2~20
21~200
0.2,2,20等单位
<4
4~40
41~400
0.5,5,50等单位
<10
10~100
101~1000
平均数位数
与数据位数相同
比数据位数多1位
比数据位数多2位
标准差位数
最大到3位
“取舍机会均等”的方法
1、具体方法:
设需要修整的数字为第n+1位及其以下的数字,那么:
①若第n+1位数字大于5,则n位进1,舍去第n+1及以下位数字;
②若第n+1位数字小于5,则舍去第n+1及以下位数字;
③若第n+1位数字等于5,但其后的数字不全为零,则第n位数进1,并舍去第n+1及以下位数字;
④若第n+1位数字等于5,其后无数字,则当第n位数字为奇数时进1,为偶数时不进1,同时舍去第n+1位数字;
⑤不得连续进行修整
2、课堂练习:将下列数字修整到小数点后2位:
周一:95.1200 、周二: 95.1250、 周三:95.125、 周四: 95.1245
二、几种整理质量数据的简单工具
1、分层法
2、直方图
3、散点图
1、分层法
1、分层法:
把收集起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2、实施分层的常用方法:
按不同的操作者分、按机器设备分、按原材料分、按操作方法分、按不同的时间分、按不同的检验手段分、按生产废品的缺陷项目分等
3、成功实施分层的原则:
通过实施分层使得同一层的数据波动幅度尽可能地小,而层与层间的数据差异尽可能大
下表列出了某厂某月份的生产情况数字。如果只知道甲乙丙班共生产川骨200吨刚材,其中质量不合格返修为3吨,仅这个数字,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如果对返修品产生的原因等进行分类,则可以看出甲班产生返修品的主要原因是“串形”,乙班的主要原因是“耷拉肉”,丙班是“串重”。这样就可针对各自产生返修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分层法示例
数量
项目
班次
合计
甲
乙
丙
串形
3
20
15
65
耷拉肉
10
23
10
43
串重
5
10
20
35
漏签
8
4
8
20
其他(血肉、皮油等)
3
1
2
6
合计
56
58
55
169
1、直方图的概念
?设有某厂家生产的一批50克装的袋,现从中抽取200袋,测量每袋的袋重。请问:
假设我们对该批产品袋重的分布感兴趣,要求通过对这200袋产品的袋重值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以粗略掌握该批产品碘含量的分布情况,你打算怎么办?
2、直方图的制作方法
2、直方图
1、直方图的概念
每袋产品袋重(X)
频数F
样本数据取值范围
直方图分组数表与组界限值的单位问题
1、直方图分组数表
2、将组的界限值单位最小测量单位的一半,主要是防止数据落在组界限上
数据个数
分组数K
50~100
6~10
100~250
7~12
250以上
10~20
4、散点图
散点图:两个随机变量每一对观测值用直角坐标系上的点来表示所形成的图,以研究这一对变量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存在何种相关关系。(温度与微生物的关系)
1 、样本与抽样分布
全及总体:研究对象全体,又称母体。容量用N表示。具备惟一性。例:今天生产的10批川骨
样本总体: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单位的全体,简称样本,被抽出的每个单位称样本单位。容量用n表示。样本不具惟一性。例:今天生产的10批川骨的任何一批。
2、总体参数和样本统计量
根据全及总体各单位变量值计算的反映全及总体某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由于全及总体唯一确定,故称总体参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