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6-12-04约1.11万字共7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1 电视节目的采集和传输 1.1.1 电视信号的形成、发射和接收 1.1.2 模拟电视信号的调制和传输方式 1.1.3 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2 数字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方式 1.2.1 信源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2.2 信道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2.3 数字电视信号处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标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1 电视节目的采集和传输 1.1.1 电视信号的形成、发射和接收 电视系统传送活动景物分为摄像、传输、显像三 部分。 电视技术就是传送和接收图像的技术,由光电 转换原理实现电视图像的传送,而由电光转换原理 实现电视的接收显像,完成两种原理的关键器件是 传送端的摄像管和接收端的显像管。 电视节目发射前的图像和伴音信号的处理过程 如图1-1所示。 电视节目的接收过程如图1 - 2所示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1.2 模拟电视信号的调制和传输方式 电视信号主要由图像信号(视频信号)和伴音信 号(音频信号)两大部分组成。图像信号的带宽0~ 6MHz,伴音信号的带宽20~20kHz。为了能进行远 距离传输,并避免两种信号的相互干扰,在发射台将 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分别采用调幅(AM)和调频 (FM)方式调制在射频(RF)载波上,形成射频 (RF)电视信号从电视发射天线发射出去,供电视 机接收。 如图1-3所示为视频信号的幅度调制(AM) 如图1-4所示为音频信号的频率调制(FM) 。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电视信号制作系统的过程如图1-5所示。 双通道电视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如图1-6所示。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射频信号是一种调幅波,即载波信号(fp)受视 频图像信号调制而形成的。调幅波有上下两个边带, 即(fp+6MHz)和(fp-6MHz),占有12MHZ的带宽。 这样,在有限的广播电视波段就容纳不了多少个频道。 另外,这样宽的频带使接收机的造价也大大增加。因 此,在保证图像信号不受损失的条件下,将下边带进 行部分抑制,以减少带宽,这就是残留边带方式,如 图1-7所示。可见,一个频道就只占8MHz的带宽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我国的射频(RF)电视信号分为甚高频(VHF) 和超高频(UHF)两波段。甚高频包括1~12频 道,其中1~5频道称为低频段(VL),频率范围为 50~92MHz, 6~12频道称为高频段(VH),频 率范围为168~220MHz。超高频段包括频率范围为 13~56频道,频率范围为470~960MHz。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1.3 电视信号的编码和解码过程  1.电视信号的编码方法 电视信号的编码各国有不同的方式,国 际上流行的有三种方式,即NTSC制、PAL制、 和SECAM制,我国采用的是PAL制。视频信 号的形成通常是由摄像机完成的,如图1-8 所示。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视频摄像机所拍摄的景物的光信号通过镜头组 进入摄像机,通过分光棱镜将所摄的彩色图像分解 成红(R)、绿(G)、蓝(B)3幅基色图像,分 别送到3只CCD(或摄像管)摄像元件,CCD图像 传感器再把这3幅基色图像光信号转换成R、G、B 三个基色电信号。这三个基色电信号在矩阵电路经 编码组成一个复合视频信号。如图1-9所示。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基础知识 2.彩色信号的编码过程(PAL制) (1)传送的信号为: ①亮度信号Y ②蓝色的色差信号B-Y ③红色的色差信号R-Y (2)将两个色差信号调制相位差为90°的副载 波上(频率为4.43MHz)(U=B-Y, V=R-Y ) (3)将红色色差信号(V=R-Y)的副载波逐 行反向 (4)将两个已调制在副载波上的色差信号间置 在亮度信号的间隙内 1 电视信号传输与接收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