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多效唑浸种生长发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效唑(PP333)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四川农业大学 姓名:唐皓 张颖帝 郑成刚 班级 农业资源与环境09-2班
指导老师:倪苏
摘要:以小麦种子、幼苗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浓度0(CK)、25、50、100mg/L的多效唑对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以及培养成幼苗过后,对其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结果表明,呼吸速率的变化时伴随着小麦种子的萌发的。而且多效唑的浓度越高,小麦幼苗的株高也逐渐受到抑制。而小麦在萌发的过程中,多效唑抑制小麦种子的呼吸速率;随着多效唑浓度的逐渐提高。小麦根冠比,根系活力先增加后减小,电导值下降,叶绿素增多;说明多效唑浸种有助于提高小麦抗倒伏和抗逆性的能力。
关键词:小麦,多效唑,浸种,生长发育
多效唑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明显减弱稻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 ①空白 10%TCA 3ml+0.5%TBA 3ml
显色 同时煮沸10min,冷却后在
450nm、532nm、600nm处比
色测定其OD值
②样品 上清液30ml+0.5%TBA 3ml
3.结果分析
3.1 形态指标
3.1.1 株高、根长和发根数
表1 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幼苗的平均根长和平均苗高
处理浓度(mg/L) 平均株高(cm) 平均根长(cm) 根数(条)
0(CK) 14.75 23.19 7
25 12.80 24.66 6
50 10.87 18.00 6
100 8.54 8.87 6
(1)从表一的数据中可以知道,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处理后,幼苗的株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此可知,浓度越高的多效唑对幼苗的株高起到了抑制作用【10】,其中100mg/L抑制作用最明显。
(2)根的生长随着浓度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说明多效唑在适当的浓度时对幼苗的根部起到了促进作用,在0、25、50、100mg/L的多效唑浓度中,25mg/L的多效唑使根长相比对照组增加了6.34%。而其他两个实验组的植物根部呈现了抑制作用。所以在适合的浓度时多效唑对植物幼苗的根部有促进作用。
(3)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表现为抑制小麦幼苗的发根数。
3.2 生理指标
3.2.1 幼苗呼吸强度的测定
表2 不同浓度多效唑浸种后幼苗呼吸强度的影响(广口瓶法)
处理浓度mg/L V1(ml) V2(ml) V1-V2(ml) 呼吸强度
0(CK) 21.08 19.03 2.05 0.82
25 20.65 19.55 1.10 0.44
50 20.70 18.77 1.93 0.77
100 20.70 19.40 0.70 0.28
(V1-V2)×C×44
呼吸强度(mgCO2/g·h)=
显示全部